報復性放鬆是什麼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報復性放鬆(Revenge Bedtime Procrastination, RPB)是近年來新興的心理學概念。它指的是人們在疲憊的時候,不願意立刻睡覺,而是拖延時間,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做。這種拖延行為是因為人們感到自己沒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有在睡眠時間來到之後才有機會去做,而這種行為被借用了“報復”和“放鬆”兩個詞的意義。這種行為的結果是人們的睡眠時間被壓縮,導致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報復性放鬆的行為?將從心理學角度、社會文化角度、行為經濟學角度分析報復性放鬆的產生原因,以及應對方法。

報復性放鬆是什麼

報復性放鬆是什麼

一、心理學角度

報復性放鬆的行為與心理學中的自我決定理論有很大關係。它告訴我們,當一個人感覺到自己的選擇受到限制、被壓抑、被控制的時候,就會出現情緒的不穩定。例如在工作中,人們往往需要遵守規定,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但有時候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並不能被圓滿滿足,這就讓人們感到自己處於被動狀態,自我控制慾和自主意識受到了制約。此時,為了滿足自己對自主權的渴望,人們就會在工作結束後的個人時間裡表現出對實際睡眠時間的牴觸。

二、社會文化角度

報復性放鬆行為的產生也與社會文化有關。現代社會文化中,工作競爭激烈,特別是白領階層,加班是家常便飯。加之現代社會資訊過載、城市化程式快速,人們愈發感覺到時間的緊迫和寶貴。這就讓人們在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和自己需要的休息之間產生了抉擇,報復性放鬆行為就成為了一種不合理的妥協方式。

三、行為經濟學角度

行為經濟學角度告訴我們,人們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基於獎懲體系的決策。例如,當一個人完成一項工作之後,會受到上級領導的表揚和鼓勵,這樣就會讓這個人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積極性也會提高。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個別行為無法得到直接的獎勵和回報。這就讓人們感到自己在做這些行為時沒有收益,使得人們的內部動機可能變得低迷和模糊。因此,這種無獎懲的行為會讓人們產生報復性放鬆的心理狀態。

四、應對方法

針對報復性放鬆行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規劃時間:合理安排時間,讓自己有充足且選擇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2. 增強自控能力: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建立良好的自我控制管理體系,能夠使自己進入專注和自控的狀態;

3. 重視睡眠:睡眠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人們應該意識到睡眠的必要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成年人每天需要至少7個小時的睡眠。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