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穿胸罩被舉報,她的胸,礙了誰的眼?!
網紅1 saye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組自己的性感美圖,本是合乎場景的海邊遊玩穿搭,卻因為分化嚴重的兩極評論把她頂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要麼狂開八倍鏡+手動放大照片找茬,要麼宣揚性感有罪論,為流氓開脫。還有人進行性別侮辱,隨意judge女性身材而不以為恥,他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幽默?更有甚者,還隨意貼上“媚男”標籤,把自己幽暗的思想強加於人,即便博主體態落落大方,沒有任何妖媚之姿。
因為一件衣服引發的網路海嘯,不斷在各個平臺迅速發酵。
一沒有暴露隱私部位,二沒有在不合適的地方如此著裝,當有人選擇與人無礙的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自信展示身材和美貌時,立刻會引起不少人紛紛跳腳。卻要為別人輕佻的眼神和愚昧的思想買單。
在一眾誇美貌、誇身材、誇衣著的讚美中,有些評論顯得格外令人不適。
“胸貼都漏在外面……不覺得尷尬嗎”
“感覺R暈黑黑地看著好惡心”
“性感要有尺度,不然你就要接受猥瑣男騷擾”
魯迅先生口中“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zhi器,立刻想到性jiao,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說的怕不就是馬醫生這號人。
不久,1 saye便發文給那些不堪入耳的羞辱直面的回擊:從未因為我的身材感到自卑,我也覺得無需自卑,從未因為一個身體器官感到羞恥,我也覺得無需羞恥。
但爭論並未因此熄火,甚至一度上升到對“穿衣自由”的討論。
“穿衣自由”的環境,並沒有想的那麼包容。
每次女明星穿著稍微“大膽”一點,都會在網上引起熱熱鬧鬧的討論:
而後,李冰冰一紙宣告開始對侮辱誹謗的行為正式維權。
穿衣自由本來是為了打破外界的審美偏見,結果卻又形成了另一種偏見。很多時候我們口中的“穿衣自由”,更像是一個抵抗性的概念。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打破束縛的象徵。
我跟你說:“過馬路的時候,即使是走斑馬線,也要注意來往車輛”
你會不會覺得,我在干涉你的“過馬路自由”?
你不會,你會認為,我在真心誠意的關心你。
因為你很清楚,過馬路走斑馬線,不一定是安全的!你不能把所有安全,寄託在來往司機的身上。所以你自己會注意安全,注意來往車輛。
我跟你說:“你出去玩的時候,即使是旅遊景區,也不要走沒有標識的小路”
你會不會覺得,我在干涉你的“旅遊自由”?
你不會,你會認為,我在誠心給你安全的建議。
因為你很清楚,走沒有標識的小路,很有可能遇到危險或者被困,你不能把所有風險,寄託在旅遊景區有人一定會來救你,萬一他們來晚了,你就玩完了。
穿衣自由,簡單來說也不過是正視自己的審美。
不必是某個固定的標準,也不必是某種“對抗”的姿態。
它不過是一種穿衣的選擇,不該只能是要“反抗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