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聖”與日本女人的感情故事:吳清源的「中和」之道
清源在日本,從1939年至1956年,在十番棋擂臺賽中擊敗了同時代所有超一流棋手,令當時日本棋壇所有頂尖人物全部降級,創造了圍棋界的“吳清源時代”。
青年時期的吳清源是日本三大美男子之一,據說,那時連酒吧裡的相思情歌都有這位異國人的名字。
川端康成在《名人》中描寫吳清源:手指修長,脖頸白晳……從耳朵到臉形,都是一副高貴相。可這名翩翩棋士對伴侶的要求僅有“信仰”一條。見到喜多文子給介紹的中原和子時,他首先便問對方:你信教嗎?她說:信。
於是兩人就在一起了,幾十年相濡以沫。
或許是因為出生時發了水,他的名與字オ都與水有關,其人其棋,也像水一樣。近現代中日兩國間的矛盾,註定了他一生漂泊,但圍棋與信仰令他畢生心懷「中和」的願望。
說到吳清源對圍棋的貢獻,首先要提的就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佈局」了。
1984 年,在吳清源的引退儀式上,到場的棋手們與他下了一次聯棋。第一個上去的是吳清源的師兄橋本宇太郎,他下的第一著便是天元,這極具象徵意義的一手令在場的所有人都非常感慨,紛紛回憶起50 多年前,吳清源剛到日本時的那些經典棋局。
1933 年,19 歲的吳清源與 59 歲的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對局,也被視作新與舊的對抗,這是吳清源一生最為經典的棋局之一。
此次對局,他弈出了著名的「三星・天元」棋局。這種與傳統佈局背道而馳、打破邊角束縛的新佈局震驚了整個棋界。不過,這樣的下法在當時並不被大家所看好。但不喜定式的吳清源一直堅持用「新佈局」對弈,並獲得了極高勝率,橫掃日本棋壇。可以說,昭和時代的圍棋熱,正是由「新佈局」掀起的。
吳清源,被金庸比作自己筆下的風清揚:
“吳先生有一段時候,所謂日本最高的高手,全部被他打敗,發揚我們中國的圍棋的精神,像獨孤九劍這樣沒定式的,(招式)隨時可以變化的,絕對創新,變化無窮,所以對方也招架不了,好像風清揚這樣。”
1940年,日本女子圍棋元老喜多文子六段,給吳清源介紹了一位女孩即中原和子,時為20歲,就讀於東京女子高等師範。
喜多文子也是有備而來,和子父親是一位棋迷,對人品、棋品絕佳的吳清源甚為尊崇。耳聞目染之下,和子小姐也對吳清源瞭解甚多,只是她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她會嫁給吳清源。
和子的父親一口答應了喜多文子的提親,和子小姐也對吳清源一見鍾情。時隔多年,田壯壯導演在電影《吳清源》中重現了相親這一幕,兩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和子夫人後來還透露了一個連她當時也不知道的秘密,吳清源在得知“中原和子”這個名字後,一向相信緣分的他表示非常滿意,“中原”意即中國,和子象徵著和平,他覺得這是命中註定的緣分。
和子夫人曾說,與吳清源一起生活這麼多年,她也覺得,先生在人神之間。
吳清源夫婦一生養育兩男一女三個孩子,而今三個子女均事業有成,但無一人承繼父業。對此,吳清源並無遺憾,他對孩子的教育一向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從不強求他們,平時上學讀書這些瑣事一併由夫人打理。
結婚這麼多年,兩人之間也有過磕磕絆絆之時,說話稍重一點的時候也曾有過,但一旦有這樣的苗頭,兩人就都退讓,說到真生氣之時,還從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