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你的女(男)朋友是適合的結婚物件?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婚姻是一生大事。

如何確定你的女(男)朋友是適合的結婚物件?

“進去的人想出來,出來的人想進去。”

那麼婚姻到底是什麼?

想了好久,一個答案從心底蹦出來:“結婚就是,兩個人…好好地過唄”。

我們每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多少都曾想象過自己以後的婚姻,對方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年紀?結婚那天的情況?

然而,長大後,我們內心多了一分現實,少了一分幻想。

畢竟,能找個情投意合的人有多難,有時候真的有點靠天吃飯的感覺。

再加上現如今大家都沉迷於“單身”之中,逃避也好,找不到心儀的物件也罷,總而言之,戀愛看似容易,真能走到結婚這步的,很難。

有時候,還是要藉助一點壓力和衝動才能完成。

現代人的婚姻,不像以前的人,“一畝土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也不像“車馬很慢,一輩子的時間只夠愛一個人”的堅守。

一日三餐之後,我們推開門,回到家,害怕對方抱怨,挑剔,和雜亂的家,渴望的是安靜,溫暖,舒適的空間。

多少次,我們真的很怕,害怕現在自己身邊的那個人,真的步入婚姻,是不是變得也會像一個黃臉婆或者邋遢男人似的,在婚姻這個枷鎖內開始推卸責任,每天感覺喘不過氣來。

有必要的,在結婚前,我們一定先問問對方,你理想的婚姻,是什麼樣子,你希望的伴侶,到底是個什麼人。

不是談天說地,也不是兒時的幻想,而是實打實的,你要什麼人?我到底是不是?同時,我要什麼人,你到底是不是那個合適的人呢?

相愛容易相處難,越到婚姻臨近的日子,越是想的多。

因為見過了太多因為一段錯誤的婚姻,而會毀掉的一個人,以及他對婚姻的信心。

千帆閱盡後,只想找個不離不棄的人。

談何容易。

怎麼確定你的男/女朋友確定是合適的結婚物件呢?

花了N個小時,整理了近千封的案例,做了如下總結。

1.愛

有的人說,“合適”便是三觀一致,愛好相似,也有的人說,結婚沒什麼愛不愛的,只要條件差不多,門當戶對就可以了。

可是,這裡必須提到的第一點,就是“愛”。

現在人的感情,可不像過去那樣。

過去可以沒有什麼愛不愛的,只要兩個人條件相當,到了結婚的年紀,都有那個結婚的意思,就結婚了,大家都沒有什麼誘惑,也沒有什麼花花腸子,就這麼一輩子了。

而現代不同了,到處是誘惑,到處是風景,想要出軌幾乎是觸手可得,有錢能買性,多少人打著戀愛的旗號過著同居的日子,如果沒有點實實在在的“愛”在中間,能堅持下去,真的很難。

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會覺得愛沒有那麼重要。其實,是因為沒有多少人真的能得到。

愛,本來就是個稀缺的東西,也是一種稀缺的能力。

兩個都懂得愛的人能夠碰在一起,相愛相知,那是難得的福氣。因為太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這份運氣和這個能力。

多少女生說,‘要不給我愛,要不給我錢,要不給我滾’。

雖然殘酷了點,但這確實是很多女生的心聲,只不過,很多人步入婚姻了,他們既沒有得到錢,也沒有得到愛,只是假裝得到“愛”了,因為錢沒有就是沒有,沒法假裝。

沒有愛的婚姻是悲哀的。這是看過了無數案例之後的感慨。

如果你看到了很多因為缺了那麼一點愛,或者不夠愛的例子,導致對對方失望,冷漠,坐視不理,小氣,懶散,利己,缺乏包容,不予理解,極易離婚,瘋狂佔對方便宜的人們,你就知道,如果有愛,就不存在這些。

舉個例子吧,小王在前女友分手以後覺得自己不會愛了,在上一段感情中,他幾乎花費了自己所有的真情。

可是年紀大了,迫於家裡壓力,就隨便了找個看著條件還不錯的姑娘結婚了。

找個姑娘對小王很滿意,小王覺得,找個姑娘比前女友漂亮,工作體面,學歷還高,性格也比前任好,結婚應該不錯吧。

結果結婚以後,小王總是禁不住的想起前女友,明明眼前的妻子各方面都很好,可是小王每次回到家,看妻子在做飯,可是卻幻視般的彷彿看到前任在下廚。

對方做了一桌子的香噴噴的飯菜,可是小王的口味已經因為前任改變了不少,就開始挑剔對方做的不好吃,味道太淡;

一出門,妻子稍微因為化妝耽誤了幾分鐘,小王就各種不耐煩;

當妻子生日的時候,小王可以因為加班而記不住,也不管妻子失望與否,可是前女友的生日,小王卻記得清清楚楚,還給她定時郵寄了生日禮物。

雖然在這個案例裡,小王確實做得很不好,很多人會覺得他“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是不愛就是不愛,愛就是牽腸掛肚,差一點都不行。條件再好也不行。

有人說,愛情有保質期。其實,有保質期的是激情。

真正的深愛如大海,可以持之以恆。

2.性

一說到婚姻,必須聊一下這個話題。

“女性都喜歡品行端正、有紳士風度的男人,不過當她得知這個男人在性方面有障礙後恐怕就不會再迷戀於他。關於這一點,不僅普通女性心知肚明,就連處女在其潛意識中都對富有雄性魅力的男人充滿渴望。”

-渡邊淳一《男人這東西》

如果你看過匿名統計的離婚原因,有很多人明面上不敢把這個字擺到檯面上來說,畢竟我們還是傳統思想的教育,然而,無性婚姻真的很常見。

“我到底怎麼了,是不是婚後缺乏魅力了,為什麼他不碰我了?”“就算是給我林志玲,上了一百次以後,估計也沒什麼胃口了吧。”

很多婚外情的案件,無外乎,缺愛,或者缺性。

這點上,不僅僅是男人缺性並且對原配喪失了好奇心,其實,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正好趕上男人中年危機,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大卻滿足不了妻子的,大有人在。

渡邊淳一在《女人這東西》裡有這樣的描述,

“女人之所以出軌,是因為她與那個固定的男人之間,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得不到滿足,至少不夠滿足。沒有,所以會求諸他人;不足,所以為他人所誘惑。只與丈夫年復一年地重複著單調的性生活,對性已失去多半興趣的女性,一旦在偶然機會中與其他男性發生關係,初次強烈地感受到性的快樂後,便很容易迷戀上對方。”

對此,男人也如是。所以,維護固定關係的自制力和外在的誘惑在內心的掙扎和矛盾,有時候真的是很普遍的課題。

“雖然身為夫婦,但是相互間性的吸引力並不一定就強烈。隨著相互間性引力的減弱,夫婦間也減少了互相關心和體貼的溫情。可以說是妻子在無意識中使丈夫失去了性慾。”

所以,很多人在婚後的性生活中,缺少了很少神秘感和好奇心,尤其是當看到婚內生活所有的生活狀態都暴露在對方眼皮底下的時候,就會逐漸減少慾望,到後來就變成了“交公糧”。

所以,如果婚前性生活不和諧,一定要謹慎步入婚姻。

3.吃到一起去

民以食為天。

這點雖然很少被人列出來,可是還是想在這裡好好的聊一聊。

見過不少戀人因為長期分餐,吃不到一起去分手的,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吃”,兩個人除了日常工作,約會的時候最多涉及到的就是吃,兩個人能吃到一起去,睡到一起去,玩到一起去,才算是真的不錯的伴侶。

小菲和張萌原來是一對不錯的小情侶,兩個人男才女貌十分登對,平時有說有笑,大家都特別看好他們,幾乎都覺得他們畢業就會結婚。

可是,還沒有到畢業,兩個人就分手了。因為,有一次兩個人因為“吃”大吵了一架。

那有的人會說了,平時不是都要涉及到“吃”嗎?為什麼以前就沒事呢?

當兩個人已經出現問題的時候,哪怕一個小的差異性,都會成為分開的導火線。

說明兩個人在這點上早就出現了問題。

4.“家的感覺”

對於婚姻來說,對方最好在你看來有個“家”的感覺,在對方身上能找到一種安心和責任的歸屬感。

因為婚姻是具有重複性的,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無視差異性,可是時間長了,所有的差異性都會變成你“不耐煩”的原因。

這裡只是拿“吃”舉個例子,然而這樣的熟悉感,往往對結婚是有好處的。因為合拍很重要。

這裡說的“家的感覺”,除了一種熟悉感以外,還有就是我們的固化生活習慣。

如果兩個人存在很多差異,但是如果能不勉強自己,從心底接受這個人所有的生活習慣,那麼也會成為一對好的伴侶。

可是,如果接受不了,就不要勉強,否則,你說服自己接受了,以後還是會嫌棄的。

小的嫌棄日積月累,就會變成大的矛盾。

5.孝順和人際關係

關於孝順和人際關係,其實孝順本來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

中國人的婚姻,幾乎和原生家庭是分不開關係的,有不少情侶,兩個人相互喜歡,對方家長壓根沒有看上,結果最後還是出了問題。

因為雙方家庭沒有看上的,最後分開的情侶每年不計其數。

走到婚姻,必然要考慮對方的原生家庭,剛剛我們提到的生活習慣和飲食也是相關一方面的,更重要的是,雙方的人際關係一定要處理好。這點上比較推薦的是,多為對方原生家庭著想。

比如說,兩個人都要商量好,一買禮物買雙份,千萬不要厚此薄彼,其實大家心裡都介意;

對於其他對方的親戚,根據關係遠近,走動頻率如何;

介不介意對方拿兩個人的錢去補貼自己的家庭,像是有的扶弟魔給弟弟買房子等等;

如果雙方父母和親戚來的話,住在哪裡,那麼安排,怎麼對待;

兩方老人過來住,怎麼個住法;

親戚們的熊孩子來了,什麼態度,怎麼處理;

關於老人們怎麼幹涉自己生活和養孩子的意見等等;都要考慮清楚。

6.三觀一致、門當戶對

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朱軍在《藝術人生》裡採訪王志文,朱軍問他,40了怎麼還不結婚?

王志文說,沒遇到合適的。

朱軍問,你到底想找個什麼樣的女孩?

王志文認真的說,就想找個隨時隨地聊天的。

朱軍說,這還不容易。

王志文說,不容易,比如你半夜想到了什麼了,你叫她,她就會說,幾點了,多困啊,明天再說吧。”

在這裡的三觀一致,門當戶對,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兩方的經濟實力和物質條件差不多,三觀的基礎不要差距太大以至於難以認同以外,更多的還有兩個人進步的頻率是否一致,上進心是否同步,兩個人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平時如何溝通,溝通方式是什麼,對方是否顧家,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如果出現差異,對方能不能包容和理解等等。

所以,當很多問題上升到精神層面來看,雖然不能要求對方一定是完美的精神伴侶,只要對方不要不耐煩和嫌棄,其實就是不錯的相容性了。

這在這點上,重要反而不是相似性,而是能不能包容對方的差異性,尤其重要。

7.顧家和理財

當事業和家庭難以兼顧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雙方要商量好兩個人的角色,畢竟如果要維繫家庭,比如有一個人要做出相對的犧牲。

家不僅僅是個生活的地方,更是兩個人創造共同經歷和回憶,兩個人都享受放鬆而且樂在其中,並且彼此懂得珍惜的小窩。

無論男女,都渴望對方是個顧家的人,這倒不是說讓對方不工作,天天圍著灶臺打轉,奔忙於家務。

其實,是渴望對方哪怕忙一些,可是心裡依然心繫小家,每天能抽出點時間在家人身上,實實在在為家的未來做打算。

很多人吵架,一方面是家庭分工不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錢”沒規劃清楚。

在理財上,是不是要有公共賬戶的儲存基金,如何為雙方父母、以後的孩子留餘錢做打算, 怎麼去規劃現有的資金,同時雙發要達成關於理財的想法,是儲存還是投資,拒絕“沒頭腦的揮霍”,儘可能的減少和避免為家庭增加不必要的財政風險。

你一個人的時候,月光都沒關係,可是婚姻就需要做財政預算和資產評估,如果遇到豬隊友,那麼就會變成了“危險的合夥人”。

8.心智成熟度相似

當我們每個人從單身,情侶過度到婚姻的時候,角色發生轉變,每個人都彷彿真的長大了。

兩個人戀愛的要求彷彿沒有那麼多,然而一涉及到婚姻,就要去兩人的心智成熟度相似。

無論是男大女小,女大男小,還是年紀相當,重要的是,兩個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如果相似的話,就是不錯的組合。

“一雙鞋合不合腳,其實你自己知道”。

比如說,處理感情的態度上,年紀大的人不一定比年紀小的人成熟。兩個人的溝通方式很重要。

如果一方吵架喜歡冷戰,另一方喜歡熱吵,還有兩個人都喜歡溝通,平時希望和對方溝通減少摩擦,相對來說,後面的一組情侶,以後發生矛盾的情況,就少很多。

因為有效的溝通,需要建立在相當的情商和成熟度的基礎上,所以如果兩個人從一開始就不合適,千萬不要想著磨合、妥協、受氣。

如果這個人不是你想要找的那個人,請果斷分手。

尤其是,男女朋友一方還想著玩,另一方卻已經考慮未來的時候,不合適就是不合適,感情變了就是變了,回不來的。

9.車子,房子和孩子問題

這點應該是很多人關心和矛盾的問題所在了。

房子是不是一定要買?買在哪裡?房產證寫誰的名字?怎麼寫?怎麼出這個錢?出首付還是全款?要不要共同還貸?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誰帶?雙方家庭教育理念出現差異了怎麼辦?怎麼調節?父母干涉過度怎麼處理?孩子可不可以隨母姓?孩子要幾個?重男輕女強不強?車子什麼時候買?全款還是還貸?怎麼還?誰買?買什麼檔次的?預算?

等等等等的問題和矛盾,都是潛在的。雖然都是一個看似的小問題,實際上如果兩個人談不妥,就會出現大矛盾。所以必須問清楚。而且承諾的最好還是不要打破,儘量做到。

有關這個問題相關的,當然還是有各地的彩禮和婚禮的操辦,由於各地不同,最好能拿出個統一的意見。

婚前向對方徵求一下,怎麼辦婚禮?雙方理想的婚禮是什麼?預算是什麼?彩禮能不能折中?等等。

真正考慮到結婚,一定要問到具體的事情上來。

10.婚前經典十五問

“婚前必問的15個問題”原載於《紐約時報》,是美國研究婚戀的心理專家們提出的。

是一連串考驗雙方三觀是否一致的問題,這15個問題,不是簡單YES NO不是表決心,是需要雙方達到高度共識,並有詳細的計劃。

所以,這經典的十五問,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1、我們要不要孩子?如果要,主要由誰負責?

2、我們的賺錢能力及目標是什麼?消費觀及儲蓄觀會不會發生衝突?

3、我們的家庭如何維持?由誰來掌握可能出現的風險?

4、我們有沒有詳盡地交換過雙方的疾病史?包括精神上的。

5、我們父母的態度有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會不會給足夠的祝福?如沒有,我們如何面對?

6、我們有沒有自然、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性需求、性的偏好及恐懼?

7、臥室能放電視機嗎?(泛指一切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如,養寵物意見不一,口味不一樣,睡覺打鼾,一個愛收拾一個亂)

8、我們真的能傾聽對方訴說,並公平對待對方的想法和抱怨嗎?

9、我們清晰地瞭解對方的精神需求及信仰嗎?我們討論過孩子將來的教育模式嗎?

10、我們喜歡並尊重對方的朋友嗎?

11、我們能不能看重並尊敬對方的父母?我們有沒考慮到父母可能會干涉我們的關係?

12、我的家族最讓你心煩的事情是什麼?

13、我們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東西是什麼?

14、如果我們中的一人需要離開其家族所在地陪同另一人到外地工作,做得到嗎?

15、我們是不是充滿信心面對任何挑戰使婚姻一直往前走?

婚姻自古以來都是人生大事。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考量,如果愛足夠,錢足夠,就一定能減免掉生活中的很多矛盾。然而,單純只考慮這兩點是遠遠不夠的。

每個人對婚姻的理想和設想都有個體的差異性,所以,最好在婚前和自己的男女朋友來一次“靈魂溝通”,把心裡想說的話,想問的問題,存在的疑慮都開誠佈公的說出來。

畢竟,婚姻不易,需要兩人共同經營和努力,家是一體,需要我們共同珍惜。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