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讓別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了他教養的高度
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想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做個有教養的人,表面來看好像不難,實則很有難度,因為這能完全體現出一個人的人品。
簡單來說,有教養的人都是人品好的人,無論對方是什麼社會地位,他們都會對其保持著基本的禮儀和尊重。
教養,說到底是一個人內心的素質,是一輩子的涵養。
有教養的人,不僅會讓別人舒服,而且還不會讓自己憋屈,遇到不公平,他會大聲說出來,絕不會啞巴吃黃連。
任何時候都要知道,一個有教養的人,永遠會顧及別人的面子,懂得尊重別人,和這樣的人相處如沐春風,非常安心。
就比如說話,一個有教養的人,在說話時,總能顧及到周圍的其他人,他懂得察言觀色,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再比如做事,有教養的人,在做事的時候,懂得規避自己的風險,也懂得讓事情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總之,跟有教養的人相處,你能感覺到的,往往就是兩個字:舒服!
01:讓別人舒服,是一個人教養的體現
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不會看清別人的職業的,他們幾乎都具備無需提醒的自覺,很多事不用別人說,他們就能自覺地做好。
他們不會看低別人,會尊重別人的付出。
只有沒有家養的人,才看不起別人,嘲笑別人的缺陷,指點別人的不足,完全不懂得尊重。
這樣的人,表面來看好像很厲害,實則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自媒體人六媽羅羅講過一個故事,很好地詮釋了這點:
有一位穿著非常體面的爸爸,帶著三歲的女兒在一家高檔餐廳吃飯,不一會兒,他就拿了很多食物,桌子上都是滿滿當當的。
女兒坐在餐椅上特別挑食,她不僅不吃,還把跟前的食物,扔得滿地都是。
基於這種情況,服務員看不下去了,她看著滿地狼藉,走過來對這位爸爸說:
“您好,我來清理一下好嗎,免得你們踩到了。”
服務員說完後,這位爸爸沒有一絲感謝,而是面無表情地讓服務員掃,在這一刻好像自己是位爺,服務員是伺候自己的下人。
當服務員掃完剛想離開時,這位爸爸叫住了她,然後指了桌上幾大盤沒怎麼吃的食物:
“把這些不吃的都給收了。”
服務員看了滿桌未吃的食物,禮貌地說:
“先生,餐廳有規定,您若不確定自己能吃多少,可以少量取用,多取幾次。”
本來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沒想到這位爸爸一下子炸了:
“我花這麼多錢吃自助餐,愛取多少關你什麼事?你真是吃飽了撐的。”
服務員沒有吭聲,那位爸爸依舊不依不饒,最後餐廳經理過來協調,才終止了這場風波。
坦白來說,真的為這位爸爸臊得慌,明明是自己做錯了還指責別人。
他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指責,不過是因為服務員不如他,要是對方地位比他高,他指定秒變哈巴狗。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尤其是在職場中,更是常見:
某個小部門的經理,在新員工面前耀武揚威,各種炫耀或者是下馬威,看似表面很厲害,可當碰到更高的領導時,瞬間就變成了“蔫柿子”。
尤其是對待實習生上,更是諸多的刁難,總以“小心我讓你轉不了正”來威脅,這種屢見不鮮的人,往往都是教養程度不高的人。
關於教養,網上看到一段話,深以為然:
“真正有教養的人永遠不會以貌取人,不會以錢看人,也不會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他們會顧及別人的心情,維護別人的尊嚴。”
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基本上可以判定是沒有教養的人,即便現在有些成就,時間久了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02: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教養,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課題,沒有標準答案。
但如果,一個人能嚴格約束自己,不論別人是什麼階層,都能一視同仁,這樣的人大機率上是有教養的人。
生活中,一個人能做到尊重別人確實不易,換言之,一個人為別人考慮的程度,決定了自己的高度。
誠然,做個有教養的人很難,但再難也要做,因為它是你一生的名片。
關於教養,陳丹青老師曾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正在公廁裡小解,褲子還沒有提上,這個時候突然一個學生衝進來朝他大叫道:“您是陳教授嗎?我想跟你合個影!”
雖然當時陳丹青老師極為不情願,還是遂了對方的願。
陳丹青老師後來說,這個學生跟自己合影,無非是多了一條,可以和他人炫耀的談資,但卻是沒有教養的體現。
有教養的人,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有沒教養的人,才會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
他們不願意去理解別人,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覺得自己很聰明,實際上是最大的傻子。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覺得教養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可能只關乎禮貌,覺得省了也無所謂,殊不知這樣下去教養就沒了。
不要以為教養是沒用的,實際上它是我們每個人最大的財富。
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說:
“有教養的人的遺產,比那些無知的人的財富更有價值。”
餘生很長,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深諳教養的真諦,努力做到懂得尊重別人,不委屈自己,做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