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阿姨傾訴:和親姐姐抱團養老,兩年後散夥,親情沒了反成仇人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人到中老年,會越來越孤獨,也越來越怕孤獨。相對於年輕的時候,她們更喜歡熱鬧,有人陪伴。

56歲阿姨傾訴:和親姐姐抱團養老,兩年後散夥,親情沒了反成仇人

如果身邊老伴還在,那麼日子過得還湊合,至少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共賞西下夕陽,有人與你衣食溫飽,這也是不可多得的幸福晚年。

可對於那些單身的人來說,孤獨就是苦藥。這時她們有考慮過再婚找個伴,卻又害怕遇到對自己有所圖的人,晚年生活不僅沒有幸福,反而一地弟毛。

彼此的她們,不得不尋找其他的養老方式,比如:養老院、抱團養老、兒女養老等等。其中較受歡迎的,大概就是抱團養老了。

抱團養老是一部分興趣愛好相同、步調一致,願意共同承擔生活費的人,在一起養老。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願意嘗試這種養老方式,這不劉家兩姐妹就選擇了這種養老方式,可惜的是剛抱團了兩年,就散夥了,親姐妹之間也相互翻臉,宛如仇人,彼此不再來往。

劉阿姨姐妹抱團養老的故事

劉阿姨是一名護士,每個月退休工資5000,除此以外,她還有一些兼職收入,一個月差不多7000的樣子。

劉阿姨老伴走了有5年了,她的獨女也嫁到了外地,離她有些遠。女兒曾經對她提過,想讓劉阿姨過去一起生活,怕劉阿姨自己一個人在家孤單。

劉阿姨直言拒絕了,她對女兒說:“生活習慣不一樣,兩代人差距大,在一起時間久了難免有矛盾,不如離得遠點,讓年輕人過自己的生活。”

而且劉阿姨也不太適應北方寒冷的天氣,她女兒聽母親這麼說也就沒有勉強。

隨著年齡的增長,劉阿姨孤獨感越來越強,她內心很想有個人陪伴自己,可她又不想再婚,想來想去,她想到了自己的親妹妹。

她打算同妹妹商量一下,一起找個兩人喜歡的地方抱團養老。因為是親人,也就不存在那些不熟悉的磨合,加上有親情的牽絆,也會更好相處、彼此多體諒一些。

說動就動,劉阿姨轉頭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妹妹,問妹妹怎麼想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劉阿姨的妹妹覺得很好,兩人就收拾行李一起抱團了。

因為要一起生活,想要矛盾少,就要做到親兄弟明算賬,對於這點劉阿姨和她的妹妹都很贊同。

兩人搭夥之初擬定了一個協議:每人每月出生活費2000,放入一個公用賬戶,每取一筆就需要在對應的賬本上記下誰取得,簽上自己的名字。

當然,姐妹之間有親情,沒生病的一方願意給予一些別的支援也可以有。生病的時候,要相互照顧,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剛開始抱團的時候,兩人過得很溫暖,身邊有人陪著,有空了兩人一起出去走走,逛逛街,看看景;有事了兩人就一起分工作,無聊了就一個在床頭看自己喜歡的小說,另一個在旁邊追劇。

身邊終於有了一絲人氣,不再是自己孤單一個人,空落落的對著偌大的屋子,偶爾一陣風吹來,涼上心頭。

可就是這樣美好的日子,卻並沒有持續到兩人白頭,反而剛過了一年就矛盾不斷,越鬧越大,最後走向了散夥。

哪怕兩人是親姐妹,有著親情和血緣關係做後盾,依舊沒能避免。她們的矛盾點主要集中在幾大問題上:

矛盾一,兩人消費的觀念不一樣

劉阿姨覺得吃食需要吃新鮮的,不新鮮的容易生病,還沒有營養。所以在吃食上面,她買菜從來不問價格,看到想吃的菜並且新鮮她就會買。

而劉阿姨的妹妹兒喜歡省錢,買東西之前會先看看同類品有沒有打折的,比如買蔬菜,她會在別人不買菜的時候去買,這個時候一般有成堆買的,便宜,雖然看起來不太新鮮。

對於這點,劉阿姨曾經跟妹妹提過,說是別總買一樣的油,不要總是圖便宜,俗話說得好“便宜沒好貨”,我們老了,就應該對自己好點,吃點新鮮的蔬菜食物,這樣才能身體好。

劉阿姨說了很多次,她的妹妹依舊我行我素,不改變,只恨不能每天少花點,把錢都留下。可人都老了,沒有一個好身體,有那麼多錢有啥用,貢獻給醫院嗎?何必呢!

矛盾二,兩人性格相差大,妹妹說話傷人

劉阿姨妹妹的心眼比較小,而劉阿姨比較大咧咧的,有時候說話比較直,也不太會用詞,明明說出的話不是那個意思,聽在劉阿姨妹妹耳裡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意思。

劉阿姨的妹妹還因此跟劉阿姨鬧過矛盾,用冷暴力對待劉阿姨。

剛開始兩人因為一件小事,意見不合,劉阿姨說錯了話,她妹妹生氣了。過了幾天劉阿姨發現妹妹生氣後,對著妹妹道歉,主動找妹妹聊天,妹妹要麼不搭理,要麼回覆很慢。

劉阿姨有些受不了妹妹的態度,就想著把事情來龍去脈給妹妹解釋一遍,結果妹妹霹靂巴拉一頓說劉阿姨,話裡就是劉阿姨做得不對,還從那以後直接無視劉阿姨。

這事不是一回兩回了,好幾次劉阿姨妹妹都因為一點小事就對著劉阿姨一頓兇,只是前幾次不像這次一樣,鬧得這麼厲害,兩人互不搭理,還說啥不值得啊,早知道是這樣她就不廢那心思了,也不會因為想著姐姐孤單,而同意抱團啊......

劉阿姨當時聽了心裡特別難受,妹妹一句話否定了兩人的親情,對於劉阿姨很看重的親情,妹妹根本不在乎。

在妹妹看來,兩人一起抱團,只是因為可憐劉阿姨這個當姐姐的,劉阿姨就應該捧著她,不能做一點錯事,不然就天理不容。

當然除了以上的矛盾,劉阿姨和妹妹之間還有一些其他的矛盾,兩人的爭論也越來越多,一直到後來她們的抱團生活,不僅沒有了溫暖,反而讓親情越來越疏遠,甚至天長地久的有了仇恨,不得不散夥。

雖然劉阿姨的抱團初中是好的,親姐妹有血緣關係牽絆,彼此也都有一定的瞭解,原則上來說應該能和睦相處,可是誰能知道再好的感情,在人性面前一文不值呢!

兩人抱團考慮了家務,考慮了錢財,卻忘了一些現實的因素,比如性格是否合適,生活習慣,三觀是否一致。這些都是一起生活需要考慮的隱患,兩人反而忽略了,最終也導致瞭如今的狀況,另人不得不說一句可惜了。

抱團養老其實是一個比較流行的養老方式,大家可以相互照顧,既能為子女減輕負擔,自己的生活也能增添些溫暖,趕走孤單,可謂是一舉多得。

可是想要實行好,也需要提前考慮一些東西,比如:三觀是否一致、生活習慣是否差不多,人品如何,成員的基本情況等等。只有考慮好這些,排除一些隱患,才能享受到抱團養老的溫暖與幸福,而不是彼此之間從親人變成仇人,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也不太值得。

當然了,無論是哪種養老都要給自己留一些個人空間,這樣生活才能有滋有味。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