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感情總是不順利?
為什麼你的感情總是不順利?
為什麼你總是遇人不淑?你的感情總是不順利?有兩個關鍵的原因:
1、前期不懂得篩選
心理學認為,我們會愛上和自己異性父母相似的伴侶。
所以你會發現大部分人在尋找伴侶的時候,男人總按照媽媽的樣子找女友,女人會按照著爸爸的形象找男友。每當遇到一個和自己異性父母相似的人的時候,這種熟悉感就會讓你覺得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父親都是好的,有的父親對孩子冷漠,暴力,忽冷忽熱,如果按照這個異性形象的標準找物件,一定會找一個渣男,這就是家庭命運在一個人身上的重現,只是很多人意識不到。
2、選對了人但是後期不懂得自我察覺,維護不好感情
心理學研究發現,親密關係其實就是親子關係的複製。遇不到合適的伴侶實際上就是對伴侶過於理想化了。我們會把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的愛,全部寄託在另一半身上。
所以很多人在感情中經常作死,其實作死的行為也是為了讓對方證明,對方是愛自己的,如果這時候的伴侶願意配合我們來“彌補”童年時期的缺失,那麼我們就可以順利修補曾經的“創傷”,如果伴侶被我們的作死行為嚇跑了,那麼我們就會陷入曾經的經驗裡,覺得“這個世界上果然沒有人真的愛我”。迴避型和焦慮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迴避型依戀的人,由於從小在被忽略和打壓的環境下長大,父母給他的愛都是帶有索取性質的,所以他們一直都在追求一個,可以無條件對他好、給他愛的完美伴侶,但是這種人現實裡幾乎是不存在的,因為是人就會有需求,所以迴避型一直找不到真正想要的理想伴侶,這就加重了迴避型對親密關係的失望感和不信任感。
再比如焦慮型依戀的人,從小就沒有得到父母穩定的關愛,所以他們在感情中特別缺乏安全感,需要透過伴侶不停的正反饋來獲取安全感,這類人在進入戀愛關係後,特別需要得到伴侶的關注和照顧,對方沒有秒回資訊就會胡思亂想,對方稍有一點“怠慢”就會疑神疑鬼,懷疑“對方不愛我了嗎?”焦慮型的伴侶常常因為不能忍受這種高壓的戀愛氛圍,選擇分手,這就加重了焦慮型對親密關係的不安全感。
想要擺脫原生家庭所帶來的的負面影響和傷害,建立一段健康的戀愛關係,首先要學會自我覺察。
如果說一個三歲的小孩,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注可能會被餓死,但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在沒有得到伴侶關注的時候,是不會餓死的。一定要清楚一點,我們已經長大了,有能力去決定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不要把所有的情感寄託在伴侶身上,我們應該學會建立不同的關係來豐富和支撐自己的人生。
然後在和伴侶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考慮自己的需要,還要明白對方需要什麼。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滿足、被看見、被理解,並且真實地做自己。
所以,如果對方做的讓你不滿意了,在發洩情緒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去覺察情緒背後的真實意圖,“我為什麼這麼生氣?我發脾氣是想得到什麼安慰?”然後再做出選擇,這是改變過往內在心理狀態的關鍵,也是自我認知的不斷升級和重新整理的過程。
最後儘可能找一個可以滿足你這些需求的伴侶或者關係。
有些人之所以會不斷的重複陷入一種不愉快的關係,是因為那種不好的關係是他所熟悉的,這種熟悉的安全感掩蓋住了他那些不好的感受,一定要及時察覺自己的負面感受,及時離開那些“不好”的關係。才能讓自己進入到一段真正幸福的婚姻或情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