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個階段
埃裡克森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提出了人格發展八個階段的理論,這些階段都是從嬰兒期開始,一直延續到成年期。這些階段每個都與不同的發展任務和生理需求有關,下面將介紹這八個階段。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涵蓋了八個階段,具體如下:
1、早期嬰兒階段
這一階段的心理衝突在於基本信任和不信任之間的平衡。若能成功解決危機,嬰兒會形成希望的美德;反之,則可能導致膽小和懼怕的心理狀態。
2、晚期嬰兒階段
這一階段的心理衝突主要表現為自主與害羞和懷疑之間的平衡。如果兒童能夠形成較高的自主性,超過了害羞和懷疑,就會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不能成功地解決危機,則可能導致自我懷疑。
3、幼兒期
在這個階段,主動性和內疚之間的衝突成為心理發展的主題。如果能夠成功地解決這一危機,就會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反之,則可能導致自卑感的產生。
4、童年期
勤奮和自卑之間的衝突在這個階段變得突出。如果成功地解決這一危機,就會形成能力的美德;反之,則可能導致無能感。
5、青春期
這一階段的心理衝突主要體現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之間的平衡。如果能夠成功地解決這一危機,就會形成忠誠的美德;反之,則可能導致不確定性、無歸屬感、為人冷淡、缺乏關愛的心理狀態。
6、成年早期
親密關係和孤獨之間的平衡是這一階段的主題。如果能夠成功地解決這一危機,就會形成愛的美德;反之,則可能導致兩性關係的混亂。
7、成年中期
這一階段的心理衝突在於生育和自我專注之間的平衡。如果能夠成功地解決這一危機,就會形成關心的美德;反之,則可能導致自私自利的情緒。
8、成年後期
這一階段的心理衝突主要體現在自我完整與絕望之間的平衡。如果能夠成功地解決這一危機,就會形成智慧的美德;反之,則可能導致失望和毫無意義感的情緒。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