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隱喻什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表達了什麼)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鏡花水月的愛情還是愛情嗎?恐怕結果還兩說。但是,鏡花水月的愛情卻是詩人喜歡描寫的。這種愛情,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詩經》。而在《詩經》中,寫相思之情的,“未有過《蒹葭》者”。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詩經·秦風·蒹葭》
初秋季節,天氣晴好,白雲之下,蘆葦隨風擺動。在河邊,風吹皺了水面,蘆葦的倒影在水面婆娑起舞。透過這叢叢的蘆葦,彷彿依稀看到一位絕世佳人,站在水的彼岸。
我情不自禁的想要追隨你的倩影,但是道路崎嶇又漫長,我終究無法追蹤到你的行跡。你孤冷高傲,讓人無法觸及,站在水的中央,似乎與世隔絕。
“幸福隔著玻璃,看似很美麗卻無法觸及。也許擦肩而過的你,只留下一片痕跡在我生命裡。”美麗的愛情,似乎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美則美,但卻如鏡花水月般不可觸及,到頭來終是虛幻一場。
越美麗,就越悲傷!而追不到的愛情,又是世間最美的。
如此美的詩句,給了現代文人許多的創作靈感,根據這首詩改編的歌曲、還有創作的文學作品,就有很多。瓊瑤就依此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在水一方》,而亦舒也曾經寫過一部短篇小說,名字就叫《伊人》。
瓊瑤《在水一方》
坦白說,我第一次接觸到這首詩歌,並不是透過看書,而是聽歌。“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當鄧麗君的歌聲隨著悠揚音樂想起時,人們立刻被她帶入了那個迷離、美麗和夢幻的地方。
從瓊瑤的很多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她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如《心有千千結》來自張先《千秋歲》中的“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寒煙翠》和《碧雲天》均來自范仲淹的詩句“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而《在水一方》則無疑來自於《詩經·秦風·蒹葭》中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這部作品中,瓊瑤闡述了一個重要的愛情主題:“有情者未必有緣,有緣者卻又未必珍惜感情。”
朱家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有一天,父親從高雄帶回來一個小姑娘杜小雙,她是爸爸朋友的女兒,因為朋友的離世,於是爸爸將她領會了家中撫養。
杜小雙給人的感覺冷傲、沉默,但是卻美麗、有才華。很快,家中的哥哥詩堯漸漸地愛上了這個有些孤傲的女孩。但是,這段可能的愛情卻因為盧友文的闖入而打亂了。
杜小雙和盧友文相愛了,並且不久結了婚。
盧友文字來很有才華,未來想成為一名作家,但是,他卻總是寫不出一部像樣的作品。慢慢的,他陷入了頹喪之中,脾氣越來越爆。而小雙一味的退讓,卻助長了他的殘暴。終於,有一天,他賭博回來,因為和小雙搶一個玉墜而致使妻子早產。
還好,孩子平安降生,這一次,小雙再次選擇了原諒。
而詩堯一直都愛著杜小雙,對他來說,小雙無疑就像那個“在水一方”的伊人。他幫助小雙出唱片,而盧友文卻阻止小雙和詩堯的來往,衝突再一次爆發。這一次,杜小雙徹底對盧友文失望了,她選擇了離婚。
在盧友文不斷的懇求下,杜小雙答應他願意等他,因為她還愛著他。但是,等待的不止有小雙,還有一個傻乎乎的詩堯。
一年又一年,盧友文終於寫出了一部好的作品,但是他卻得了病,不久便離世了。盧友文和杜小雙的人生故事結束了,而詩堯和杜小雙的故事還在不斷的期待中。
不可否認,在這部作品中,杜小雙的人物塑造太理想化。很難想象,當一個女人在家庭中受到了那麼多的傷害,還能深深的愛著那個可怕的丈夫。也許,本來寫的就是深刻的愛,想要表達的也是愛這個主題,所以,這種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這部作品中,盧友文的壞恰恰襯托出了詩堯的正面形象,使我們從整部作品中看到了一個為愛上下求索、不畏艱難險阻,也要去深愛對方的美好形象。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曾記得,小雙宣佈要結婚時,詩堯默默低聲地說:“她一共在我們家住了三七八天!換言之,我也放走了三七八個機會!”
望而不得的愛情,讓人為之心疼。
亦舒《伊人》
相比《在水一方》,亦舒的短篇小說《伊人》則有一種淡雅幽默的味道,隱隱約約的還能感到絲絲的嘲弄。
主人公參加姐姐的PATY,偶然間在家中碰到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從此便成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伊人”。在他的想象和回憶中,這個女子越來越迷人,他決定要尋找夢中的女子。
幾番尋找,皆不見蹤跡。當主人公已經漸漸要放棄的時候,他再次在姐姐家遇到了夢中情人。只是轉身間,該女子變成了“圓睜著眼,扭曲嘴巴,額上露青筋,兇巴巴地,一點不似伊人。”
現代女性,經濟獨立,不似從前,不用將自己偽裝成柔弱可欺的小可憐,等待他人去欣賞。大可以隨性情,想要如何便如何,不再是傳統形象中的“伊人”。
亦舒筆下的愛情是人間煙火氣的世俗。亦舒筆下的女子都是要吃飯、穿衣、互相比較的,即便將人物放在詩情畫意中,她們也是愛憎分明、擁有著獨立個性的女子。
在當今這個時代,伊人的形象不再是傳統不變的了。她不是男人夢幻中的形象,而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某一個時刻,您看到了她靜止的好的一面;而另外一個時刻,恰巧遇到了“本姑娘現在心情有點煩的時候”,僅此而已!
幸福其實不是因為隔著玻璃而無法觸及,而是因為您壓根就沒看清楚所謂的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