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未來幾年想要“活下去”,就只有這3條出路
現實裡,普通家庭想要過得好,是需要有抗風險意識的。
比如,學會抵抗財務風險,學會抵抗健康風險,等等。
明知道前面有個坑,還不知道迴避的家庭,會摔得很慘。
或者無知無覺、天真爛漫的家庭,也會摔得很慘。
未來幾年,普通家庭想要增強自己的抗風險能力,請做好3件事。
01 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
現實裡,普通人的收入提升,不是那麼容易的。
儘管有跳槽和漲薪,但是幅度有限。所以說,節約自己的支出,就十分重要。
有些人說:錢是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確實如此。
但是,普通人增加收入,有那麼容易嗎?既然掙不到,為什麼不省一些呢?
每天記賬,然後把家裡的一些舊物,重新利用起來,減少開支,都是有效的方式。
舉個例子。
我最近整理了房間,發現自己有幾件不穿的衣服。在家裡做家居服,都十分合適。
它們雖然款式過時,我已經不想穿出去了。但是在家裡穿,卻十分合適,很實用。
這樣,就節省了我的一筆花銷。
家裡面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我也不囤貨。因為我發現,有些東西買多了,我反而不想用了,很浪費。
有句話說得好:垃圾,就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其實我們的很多舊物,也是如此。
如果你細心整理家庭的衣物、生活用品,就能發現很多新的用途。
也無疑,為你節約一些金錢。
現實裡,既然我們已經節流了,就應該往開源方向,也努努力。
自己的收入渠道,能否增多?或者自己的家人,能否也出門工作?
不要看不起一些小錢。認真積累,也能解決一些生活的問題。
比如,能賺出來孩子的學費,等等。
我之前看到過一些例子,家裡的父母,四五十歲,就開始不上班賺錢了。
然後孩子掙個三四千塊,還要養家,補貼家用。
等到未來,孩子還得承擔他們的醫藥費。這個負擔,可是不輕鬆的。
一個家庭裡,如果每個人都能掙錢,那麼收入,自然會增多。
當然了,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有的人要負責家務跟小孩,可以理解。
03 學習技能
其實普通人,想要提高收入,主要還是依靠技能,或者積累客戶。
所以說,不如在業餘時間,參加一些靠譜的技能培訓。
這樣,自己原先一個月賺5千,可能後來會漲到7千一萬,也說不定。
如此一來,自己的日子,就寬裕很多。
舉個例子。
我的幾個好朋友,大家都有堅持學習的習慣。
說白了,就是平時下班後,少玩手機。
在通勤的時段,或者回家後,就學習一個小時。
這樣下來,才保持了他們的職場競爭力。
當然,確實很辛苦。
一個家庭,想要抵禦財務風險,就要開源節流。
然後,還要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從而提高單位時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