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如何克服?
當你來到一個有陌生人的場合時,會覺得難為情。你開始時會出汗,感到恐慌、焦慮,越來越不知說什麼好,直到離開,才會渾身輕鬆。這種在任何有陌生人的環境中可能襲擊我們的強烈焦慮被稱為社交恐懼症。這種情況可能在任何年齡出現,但在青春期出現得最多。無論男女都可能患社交恐懼症,但男子的病情似乎比女性嚴重得多。社交恐懼症的範圍很廣,從普通的膽怯到極其有害的偏執狂,造成諸如失眠、臉紅、呼吸困難、心跳加速和不由自主地逃跑等症狀。社交恐懼症是繼抑鬱和酗酒之後的第三種最常見的精神障礙,而抑鬱和酗酒都與社交恐懼症有關。大約80%的社交恐懼症患者甚至因不敢與人交往而不能面對辦公室或工廠的工作。許多人員在家裡不出去工作,或者從事單獨性工作。
簡單地說,社交恐懼症就是在社交場合,怕被別人注意或稍有差錯就產生極度恐懼的情緒。據專家調查發現,社交恐懼症是最常見的神經緊張和失調的病症,是僅次於憂鬱和酗酒的最常見的精神障礙。
社交恐懼症與害羞是有明顯區別的:後者是人的正常心理反應,是一種本能。孟子曾說,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而前者則不一樣,它表現出的激烈程度和病態的心理機制是無時無刻存在的,它是一種對難堪或出醜表現出的強烈和令人身心疲憊的恐懼感。
那麼,具體是什麼表現說明你可能已患上社交恐懼症呢?
在公眾場合,如茶話會、歌舞會、交友會、見面會,當人家把年作為推介物件時,你感到極度的恐慌、緊張;在一些社交場合,你怕與別人面對面地交流,或者即便交流了,你也是在極度驚恐之中度過的,而且這種情緒持續的時間較長;不敢直面陌生人,更不敢與他們交談,或者見到陌生人就心慌耳熱;有時不由自主或莫名其妙地恐懼,而且無法控制等等。
有專家認為,患社交恐懼症通常與內向的性格,以及孩童時人生經歷有關。
內向的孩子在青春期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調整心理狀態,許多人會更加懼怕與人交往,嚴重的會發展成社交恐懼症。還有些患者與父母的關係不好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父母的過度保護或是不斷指責,容易使孩子的自我評價降低,從而引發社交恐懼。尤其是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而是整天生活在父母的指責中,這對孩子的性格十分不利。
如果要追溯家庭環境,可以說,女孩來自父母的管束比男孩更多。女孩的家長要求女兒自斂,要像個女孩的樣子。這毫無疑問地增加了女孩在與人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她們害怕在別人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於是膽小、謹小慎微,生怕說錯話被人取笑。因此,女孩子患社交恐懼症的機率要高於男孩子。
另一方面,許多孩子對自己往往有過高的要求和目標,偶爾沒有達到目標,就容易自卑,同時對外界的反應十分敏感。這很正常。但如反應過度,就會縮手縮腳,影響自己的交往,逐漸形成自我封閉。這對性格的完善和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十分不利。
現代人的一個重要的本領,是學會與人相處和合作,沒有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很難取得事業成功的。
要克服社交恐懼症,首先要戰勝的是自己。要知道,沒有誰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不要無限誇大別人的優點,擴大自己的缺點。不必仰望別人,只要努力,你也可以很優秀。克服了自卑心理,就會增加交往的慾望。
其次,勇敢走出自我封閉的圈子很重要。任何事只要去做,就有做好的機會。比如學游泳,下過幾次水,就不那麼可怕了。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計劃,先和熟悉的人交談,然後循序漸進,最後達到和陌生人交談的水平。
小貼士:
1.不必擔憂被人討厭。大多數交談都是從瑣碎而平凡的事情開始的。瑣碎的談話使我們感到輕鬆。
2.如果你不知道說什麼,讓你的眼睛接觸對方的眼睛,並露出微笑。
3.提出一個問題,聽取答覆,接著提出另一個問題,使談話繼續進行。
4.別戴過緊的腰帶或領帶,別穿高跟鞋或者使你出汗的織物。
5.抬起你的頭,挺起你的胸,進行深呼吸,這是你感到放鬆的途徑。
6.要懂得,如果其他人不與你說話,不是他們不喜歡你。他們是喜歡你的,但過於羞怯,不能主動開始交談。
7.請記住,沒有人知道你的心裡在想什麼,我們的內心世界全都是隱蔽的。
推薦心理測評: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
宋巖已幫助過9779人入駐年限1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