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西王母是誰(盜墓筆記中的西王母是何方神聖)
西晉時,戰國魏襄王墓被時人盜掘,有人在墓中發現了一批古簡。其中有一冊記載了西周一個君王西遊的故事。
這就是非常著名的《穆天子傳》。古簡中記載:西周鼎盛時期,周穆王為了宣揚其國力強盛,決定周遊天下,以示威儀。他坐著八匹馬拉的車子,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沿著渭水向東前進,到了孟津,渡過黃河,然後,沿太行山西麓向北挺進,直達陰山腳下,轉而長途西行,到了崑崙山,又向西走了幾千裡,到達了一個風景秀麗的國家。這就是西王母之國,而美麗的“周穆王相會西王母”的故事就在此地發生。
西王母在瑤池盛宴款待穆王,席間二人洽談甚歡。穆王贈送給西王母大批中原特產和錦綢美絹,西王母回贈穆王各種當地的奇珍異寶,並邀請穆王遊歷了她國中的山川名勝。分手時,兩人戀戀不捨,並約定了下次再見面的日期。還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作為永遠的紀念。
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對此有過描寫:“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
這則美麗的故事,後來卻被史學界定為偽案,理由是故事太過離奇,《穆天子傳》本身就是當時的人偽造的史料,不足為信。清代學者姚際恆是力主《穆天子傳》為偽書的代表。他認為《穆天子傳》源出《左傳》、《史記》,多用《山海經》語,體例則類似起居注,應當是漢朝以後好事者的偽作。
一些疑古派文獻學者,則進一步斷定其為晉 人的偽造。法國學者沙畹,甚至以為“穆天子”並非指周穆王,而是指秦穆公,故《穆天子傳》和《山海經》一樣,屬於荒誕之書,毫無史料根據。
到了現代,有人讀洪頤煊氏校注本《穆天子傳》,發現書中所記山川村落都一一可考。又與《水經注》對照,有酈道元據《穆天子傳》註釋有關山川的明顯痕跡。故此,有專家考證,這則故事並非神話傳說,而是歷史事實。
西王母,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這位似乎無所不能的女性在史籍中頻繁出現,民間故事和神話中更是充滿了對她的描述和記載。從白髮的老人到剛剛發矇的孩子,提起西王母、王母娘娘,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知道關於她的故事。
中國古籍《山海經》記載:“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是說:西王母的外形“像人”,長著一條豹子尾巴,一口老虎的牙齒,用高聲吼叫。滿頭亂髮,戴著一頂方帽子。是上天派來負責傳佈災病和各種災難的神。當然,世界上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怪物”存在的,人們對她如此描寫大抵是因為她所居之地處於偏遠,不是正常之輩,敬畏與神秘摻雜。
由於當時人們對異國風情的不瞭解,描寫大多帶有誇張色彩,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描述。《穆天子傳》中,第一次對西王母有了比較客觀的介紹。
其實,與周穆王會談的西王母只是一位原始部落的氏族領袖。她高傲、尊貴、充滿神秘與魔力。這樣的美麗女神,心中也懷有繾綣柔情,尤其是見到西行而來神武威猛的穆天子後,便演繹了一段千古纏綿的風流佳話。
周穆王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他是周文王滅商以後西周第五位君王,姓姬名滿,即位於公元前976年,去世於公元前922年,在位55年,享年105歲。
周穆王在位時,西周的西部地區經常受一些遊牧部落的攻掠。為保衛西部邊防,周穆王曾兩次率軍西征,大敗西戎各部落,俘虜過五個部落首領,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西域打通之後,公元前964年,周穆王開始了浩浩蕩蕩的西遊活動。據史書記載,周穆王自都城鎬京至西王母之邦,行程共12000裡。
過去學者們認為,按照故事中所說的里程,西王母之國應在西亞或歐洲。1992 年,中日兩國關於《穆天子傳》的學術研討會上,學者們指出,中國秦以前的裡指的是短裡,只有今77米長。
因此,西王母之國應在今甘肅新疆一帶,它以西寧、蘭州為前庭,以新疆為後庭,中心在敦煌、酒泉一帶。這一觀點與班固在《漢書.西域傳》中長安至錫爾河流域的康居有1.23萬里的記述是一致的。
在著名的敦煌423號洞窟壁畫中,有對周穆王西巡會見西王母的故事形象和詳細的展現,這是又一一個有力的證據。
但這位西王母究竟是誰?來自何處?只能交給時間去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