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期間丈夫不給生活費(丈夫沒給家裡一分錢)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做了10年全職太太,丈夫沒給家裡一分錢,我還繼續付出?

(01)

婚姻期間丈夫不給生活費(丈夫沒給家裡一分錢)

有家法院,最近審理一起民事案子,跌破大家眼球。

姑娘楊,10年前嫁給男紙胡。

婚後,楊姑娘生了一兒一女,是位全職太太。

全職太太。

——然鵝,在楊媽媽做全職太太,撫養兩個孩子的10年婚姻中,丈夫胡,卻沒給家裡一分錢。

媒體的說法是:胡某雖然在外邊打工,但從未提供金錢補貼家用。

10年不給家裡一分錢,那楊媽媽的全職太太,是怎麼過的呢?

答案是啃孃家。

楊姑娘做全職太太,養兩個孩子,吃的是孃家救濟。

但兩個孩子長大,開銷越來越多。楊姑娘的父母越來越老,賺錢越來越少,終於頂不住了,這才把事情吵嚷開來。

10年,老公不給一分錢,楊姑娘卻還要做全職媽媽,生兩個孩子,靠啃老維持生計,她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楊姑娘的想法,很簡單。

就是好人無助症發作。

而且她這隻算輕微級。

(02)

網上有個媽媽,好人無助症直飆9.9級。

也是結婚後生孩子,一心一意夯實家庭。到了第二個孩子5歲那年,承諾“我養你”的男人,突然提出離婚。

他想養別人了。

被傷害的妻子,憋出來個奇怪理由:說是不應該給孩子一個破碎的家庭,所以不同意離婚——實際上,她只是在家呆太久,與社會脫節,害怕一個人面對外部世界,徒勞的抓住這根不靠譜的稻草。

丈夫帶著小三飄然遠走。

臨走時撂下一句話,不答應離婚,這輩子就不會再見到他。

男人如此絕情,妻子仍然是帶著孩子,等著他回來。

如此幾年過去。

有天她聽到有人敲門。開啟一看,婆婆坐著輪椅,癱在門外。

對了,她還有婆婆。

婆婆年輕時,每天吃吃喝喝,卡拉OK,可以說很瀟灑了。兒子娶妻結婚,婆婆沒給一分錢,因為她希望“年輕人要自立”。此後婚姻存續,以及丈夫鬧離婚,婆婆始終未見蹤影,可以說對這個家庭毫無影響了。

但她突然出現,卻和以往大不相同。

坐在輪椅上,嘴裡嘰哩禿嚕說不清楚話,但她手裡拿著張紙。

接過這張紙,就見上面寫著,做人要有良心,要尊老敬老,要遵守國家法律贍養老人。她是婆婆,現在中風,生活不能自理。所以呢,兒媳婦有義務伺候她,照顧她,替她端屎端尿,讓她度過幸福晚年。

度過幸福晚年。

當時媳婦就崩潰了。

這張紙上說得沒錯,她沒離婚,這個癱瘓老太太,就是她的婆婆。

所以需要聯絡丈夫。

但根本聯絡不上。

聯絡不上就沒辦法了,此後她真的承擔起贍養婆婆的義務,但還不到兩個月,繁重的勞作量就擊穿了她的能力底線。她是一個居家女人,要養兩個孩子,丈夫要離婚不給錢,家境艱難無比,全靠孃家借貸支撐,又攤上這麼件事……

忽然間她靈機一動,想到了個甩鍋大法。

她推著這個老太太,找到父母家。

要求白髮蒼蒼的老父母,揹她這口人生黑鍋,養她的婆婆。

理由是做人要善良。

震驚的父母能怎麼辦?

她的好人無助症,病入膏盲了。

(03)

什麼叫好人無助症?

讀書時,老師會留課業。

課業不難。但要求以小組模式完成。

於是大家就懵圈了。

小組成員四、五個,能力水平參差不齊。

水平高的,一個人輕鬆完成課業——但他不能這樣做,因為要求團隊合作。

可是水平居中的,根本插不上手。

水平最差的,躺平裝死。

有的學生仔就會好人無助症大爆發,乾脆一個人把全部課業完成,另外幾人就在一邊看。然後上交作業,這種作業一般質量還蠻高,但老師絕不會給高分。

等這個孩子進入社會,就會陷入到好人無助症的死圈,別人不幹的活,我來幹,別人不加班,我加。老公不生孩子,我生,而且給你生兩個。老公不養家,我養,老公躲起來不養婆婆,我來養……直到她加給自己的重負,超過承受極限,她才會悲憤的問:為什麼?這是為什麼?

這就是好人無助症。

如一隻蝸牛,把別人的責任全揹負起來,直到自己被壓扁。

正常孩子,會怎麼做這道課業呢?

很簡單,先把課業分成幾個部分,團隊成員每人各領一份,如果有一個人不做他的事兒,這件課業就完不成,拖累大家都不及格——不及格是正常的,但如果你擔心成績而把別人該做的事兒擔起來,這就會進入好人無助症狀態,直到病情失控。

我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的,都患有好人無助症。

得了這種怪奇的病,怎麼才能治癒呢?

(04)

好人無助症患者,腦子裡都有個打不開的邏輯死結:

第一個:這世上,所有人都是好人,都是有責任心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

第二個:我要做最好、最有責任心、最有能力的人。

第三個:所以我先把屬於自己職責的工作A做妥,現在輪到你做B部分,OK?

當這個思維程式執行起來時,真的遇到好人,有責任心的人,有能力的人,你做了A部分,他來完成B部分,就會皆大歡喜,完美收關。

然而,這世上真正的好人是稀缺的。

正因為好人稀缺,所以大家才會說好人多,一來安慰自己,增加點活下去的勇氣。二來給壞人洗腦,萬一呢?萬一把壞人洗腦洗成好人,那豈不是賺大了?世界的真相是好人稀缺,有責任心的稀缺,有能力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

所以這道程式執行的結果是,你做了A,期待對方完成B。然而對方是趁機吃掉你的A,並不去做B。你傻傻的替他完成B,他再吃掉B,你再完成C,他繼續吃掉C——前述兩個妹子,一個養家養丈夫10年,另一個替翻臉無情的男人養媽,就是把自己驅入這麼一條死路,ABCDE接連做下去,只把對方養到肥,最後把自己拖垮。

要想走出好人無助的窘狀,你必須開啟這個思維死結,建立新的思維程式:

第一個:世上有好人,有責任心的人,有能力的人——但更常見的是壞人,爛人,不負責的人。無能力者、吸血鬼、寄生蟲、拿你當垃圾桶,往你頭上倒情緒汙物的人,有忘恩負義的人,有邪惡的人,還有心理變態者。

而且,後面這些可怕的東西,才是大多數人真面目。如果不是法律管著他,你早被他們吃掉了。

第二個:要獲得幸福,就必須篩選出那些最好的人,有責任心、有能力的人。

第三個:所以我先把屬於自己職責的工作A做妥,觀察你的表現。

如果你爽快的完成B,這證明你是個想和我合作的人,那麼OK,我們可以一起來完成C,繼續D,最後兩個人相互融入到對方生命,誰也離不開誰。

——但如果,我完成A後,你只是一口吞掉,舔舔嘴唇等我繼續餵食你,那你就不是個善類,甚至不是一個有良知的人。我們之間的關係到此打住,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一報還一報。

那些生活幸福的人,並不是從未經受過損失,但他們都秉持一報還一報的規則,遇到得寸進尺的人,及時止損切斷交易鏈,所以他們最後才會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人。而那些明明遭受損失,卻仍然無休止投入的人,都是陷入到好人無助症,期望自己無止休討好對方,換得對方天良發現。卻不知真正有天良的人,從不會對別人的付出無限苛索。

所以今天的問題是:

你有好人無助症的困擾嗎?你是否有過一報還一報,及時止損的驚險往事?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