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說不可能和我復婚(他卻表示不可能復婚)
01.
心理學上有一個關於成熟的定義,弗洛姆說:“愛與成熟度無關。”
意思是說,一個人懂不懂得體貼別人,跟年齡無關,有的人不管活到多大歲數,也不會理解別人,遇到問題只考慮自己的感受。
而如果希望得到對方理解,一味地吵鬧並不能解決問題,有時還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35歲的孫女士和丈夫就是如此,她在婚後就辭職回家,照顧年幼的孩子。
她也曾跟丈夫商量,想讓婆婆過來幫忙照顧孩子一兩年,等孩子能上幼兒園,就可以自己照顧,這樣她能出去找份工作。
但丈夫告訴她:“家裡的開支你不用擔心,我每個月工資12000,給你4000家用,如果不夠還可以問我拿,孩子還是自己撫養比較好。”
看到丈夫如此直爽,孫女士也不再堅持,她安心在家相夫教子,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發現丈夫回家時間越來越晚,對她也很不耐煩。
也許是因為沒有工作的關係,孫女士內心很沒有安全感,她跟丈夫吵鬧很多次無果後,開始嘗試走出去,試圖找到自我的價值。
一次,高中同學打來電話,請她來參加聚會,她同意了。
那天,她打扮光鮮,還遇到初戀情人劉軍,兩人聊了很長時間,感覺到歲月的蹉跎,晚上劉軍開車送她回家,看著那輛價值近百萬的寶馬,孫女士一陣唏噓。
後來,劉軍又打電話約她幾次,她都毫不拒絕地答應了,每次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她的反常,引起丈夫注意。
在她又一次約會回家後,丈夫將離婚協議拍到她面前,孫女士自知理虧,同意了離婚。
但孩子還小,丈夫讓她可以暫時住在家裡,但需要照顧孩子,他也會每個月固定給4000生活費,除了那張離婚協議,日子看起來跟以前一樣。
但變了質地婚姻,終究難以回到從前。
02.
看著可愛的孩子,孫女士決定挽回婚姻。
她跟初戀斷了聯絡,對前夫也體貼照顧,每天將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
有天晚上,前夫喝多了酒,兩人又住到一起,但第二天,他依然讓孫女士搬回書房,對她不冷不熱,表示不可能復婚。
孫女士心裡很難受,忍不住落淚,她不知道前夫還愛不愛自己?自己在這個家付出,會不會得到一個完整的家庭?
看到孫女士的經歷,很多人會產生一種,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感覺。
首先,她對婚姻沒有敬畏之心。
婚姻,不僅僅是一種承諾,更是一種約束。
如果夫妻之間產生矛盾,可以就事論事解決問題,但如果將矛盾外化,甚至讓外人滲透進自己的婚姻,是不妥的。
電影《萬箭穿心》中,男主馬學武對妻子李寶莉的強勢很反感,他內心喜歡溫柔愛笑的女孩,同事周芬就很符合這個標準。
但大大咧咧的李寶莉,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思,還在為自己剛搬了新家高興,如果這時馬學武能跟她多溝通一下,也許事情會往好的一面發展。
但他沒有,採用了逃避的方式,下班後跟周芬約會,看似暫時獲得精神的放鬆,實際上,他也在深深傷害妻子李寶莉。
李寶莉擦乾眼淚後,拿起電話報了警,馬學武也因此身敗名裂,為後面的悲劇埋下伏筆。
有人說,馬學武和李寶莉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新房子位置不好,剛好處在十字路口,有萬箭穿心的含義。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彼此對婚姻都沒有敬畏之心,一個強勢控制,一個逃避背叛,結果讓彼此的婚姻分崩離析。
其次,對自己的言行無底線。
巴爾扎克曾說:“幸福的婚姻,並不完全建立在財富和身份上,而是建立在互相尊敬上。”
婚姻中的兩個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需要互相理解,並守住言行的底線。
孫女士之所以沒有獲得幸福,跟她為人處事的態度也有關係。
她沒有守住同學間的分寸,跟初戀走到了一起,這對於丈夫來說傷害是很大的。
如果她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積極提升自我,過一段時間,也許會再次獲得丈夫的信任。
但她沒有警醒,反而在離異後,跟前夫保持不清不楚的關係,輕易地答應跟對方在一起,看起來滿足了前夫的要求,但也更讓前夫輕視。
一個無原則,無行為底線的女人,怎麼可能會得到對方的尊重呢?
我們能理解她的想法,她認為離婚不離家,兩人長時間住在一起,就有復婚的希望。
但愛情是吸引來的,不是求來的,你的卑微,只會讓對方更加看不起。
03.
好的婚姻,需要守住分寸感。
在人際心理學上,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有一定的距離尺寸要求的。
比如正常的社交,保持跟對方30釐米的距離,這個距離不會太冷漠也不會給對方壓力,如果距離縮小到15釐米,就很容易給人一種親密關係的感覺。
所以,我們在與異性相處時,要注意保持在30釐米以上的距離,尤其是同學聚會,也許對方會提出送你回家,但你要考慮到,封閉性的空間很容易拉近距離,出現情感的波動。
理智的女人會拒絕對方的要求,並給丈夫打電話,讓丈夫來接自己,或者自己單獨打車回家。
有句話說得好:“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就是提醒我們要注意言行,避免讓別人產生誤會,幸福的婚姻需要經營,信任感也是透過自己的言行換來的。
三毛曾說:“以我心,換你心,才知道相思深沉,才知道同甘共苦。”
那些婚姻幸福的人,大多懂得拒絕,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
當你能尊重婚姻,不斷提升自我時,也往往能獲得愛人的欣賞,在平凡的日子裡磨合出人間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