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的歌曲(羅大佑的十首歌和十位天后)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前幾天的文章中,我們回顧了《李宗盛的六首歌和六個女人》,但既然說了李宗盛,又豈能不說羅大佑呢,兩位都是華語流行樂壇重量級的音樂教父,且羅大佑還是李宗盛的“大哥”呢。

羅大佑的歌曲(羅大佑的十首歌和十位天后)

不得不說,兩位教父的音樂,都非常有女人緣,繼李宗盛的“六個女人”後,我們今天就來回顧羅大佑的十首歌曲,以及與歌曲相關的十位天后級女歌手。

01《童年》,張艾嘉,1981

如果說李宗盛把在滾石的第一次獻給了張艾嘉,那麼,羅大佑和張艾嘉就是把彼此的第一次都獻給了對方。沒錯,《童年》是張艾嘉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羅大佑製作和創作的第一張專輯。這張專輯於1981年3月由滾石唱片發行,其中收錄了《童年》《光陰的故事》《四季》等羅大佑早期的作品。

羅大佑與張艾嘉的關係,從這張唱片便可見一斑,不過那時羅大佑還是個新人,剛從一個醫學生轉行進入唱片業,而張艾嘉已成名多年,但彼此因才華而惺惺相惜,合作無間。

《童年》這首歌在華語歌壇的意義無需多講,他們共同創造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經典記憶,這首歌也見證了他們之間的神仙友誼。

02《是否》,蘇芮,1983

上面三首歌曲,創作人中都有羅大佑的名字。其中《酒幹倘賣無》和《一樣的月光》,他是詞之一,而《是否》卻是他的純作品。作品創作時間是1980年,但張艾嘉也唱過一個《是否》的版本,收錄在《童年》專輯裡。

蘇芮1968年開始唱歌,1976年簽約出道,卻一直沒紅起來,直到1983年《搭錯車原聲大碟》才一夜爆紅,從此直登一線歌后的地位。

03《愛的箴言》,鄧麗君,1983

1983年,早已紅遍華語歌壇與日本歌壇的華人歌后鄧麗君,向羅大佑這位青年才俊盛情邀歌,羅大佑從自己準備第二張專輯的作品中,精心挑出這首《愛的箴言》給了她。

鄧麗君對這首作品相當滿意,因為當時正準備出日文專輯《旅人》,便第一時間發表了日文版,叫《白いアマリリス》,由日本詞作家羽岡仁填詞。到1984年,便將羅大佑填詞的國語版收錄到了她的“島國之情歌第8輯”之中。

《愛的箴言》是“音樂教父”與“華語歌后”的唯一一次合作,他們交集雖然不算多,卻也彼此十分欣賞。在鄧麗君去世的前一年,他們還相約要合作一張專輯《春夢秋雲》,是鄧麗君繼《淡淡幽情》後的古風姐妹篇,她邀羅大佑出任製作人。

本來準備在鄧麗君下次回來時就當面商議新專輯的事,結果等到1995年5月,羅大佑卻等到了鄧麗君在泰國去世的訊息,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04《野百合也有春天》,潘越雲,1983

1983年,臺灣電影《野雀高飛》上映,主題曲是由羅大佑作詞作曲的《野百合也有春天》,演唱者是女歌手潘越雲。歌曲先是收錄在《野雀高飛》電影原聲帶中,過後又錄製了另外一個版本,收錄於潘越雲的專輯《胭脂北投》。

當時的潘越雲,前一年剛剛透過專輯《天天天藍》走紅,這首《野百合也有春天》繼續鞏固了她的歌壇地位,也成為她的一首重要代表作,推動她的演藝事業達到第一個高峰,成為天后級的女歌手。

05《海上花》,甄妮,1986

1986年,香港電影《海上花》上映,同名主題曲《海上花》由羅大佑填詞作曲,由香港女歌手甄妮演唱。甄妮還憑藉《海上花》獲得1986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海上花》的傳唱度,可能沒有上下文提到的其它歌曲那麼廣,但歌曲質量絲毫不差,是羅大佑又一首極為出色的電影音樂,甄妮的演繹也彰顯大氣唯美,好聽至極。

06《人生何處不相逢》,陳慧嫻,1988

而這首作品,正是來自羅大佑的作曲,詞是香港詞人簡寧。作品收錄於1988年陳慧嫻的專輯《秋色》中,這是一張準備告別歌壇的專輯,也幾乎是一張純翻唱專輯,10首歌中除了這首《人生何處不相逢》,其餘9首皆來自外國歌手的作品。這首歌也成了陳慧嫻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誰在黃金海岸

誰在烽煙彼岸

你我在回望那一剎

彼此慰問境況

“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百般滋味湧上心頭,而羅大佑的旋律,也將這種難以言表的愁緒詮釋得絲絲入扣。

1989年,周華健演唱了這首歌的國語版《最真的夢》,但我最鍾愛的,還是陳慧嫻的粵語版唱出的那種特別的味道。

07《船歌》,齊豫,1989

據說,這首歌羅大佑原本準備給張艾嘉唱的,張艾嘉也是電影的女主角,但後來因各種原因,還是邀來了齊豫演唱。齊豫歌聲悠揚婉轉,跟電影意境完美契合。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張艾嘉一身嫁衣,乘船順水而漂,洪金寶在岸邊奔走追逐,此時響起了《船歌》,飄蕩在水雲之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08《似是故人來》,梅豔芳,1990

又一曲經典之作,也是“音樂教父”與“香江詞聖”的巔峰合作,而梅姐的獨特聲線也賦予了這首歌以歲月的厚重感。

09《滾滾紅塵》,陳淑樺,1990

上次,陳淑樺也出現在李宗盛的“六個女人”當中,因為她的成名作《夢醒時分》是來自李宗盛的作品。而成名之後,陳淑樺接著又演唱了來自羅大佑的一曲經典之作《滾滾紅塵》。

1990年,由三毛編劇的電影《滾滾紅塵》上映,同名主題曲由羅大佑創作,由陳淑樺和羅大佑兩人合唱。另有陳淑樺獨唱版,收錄在她的專輯《一生守候》中,她還憑此專輯在第三屆臺灣金曲獎成功封后。《滾滾紅塵》也成了陳淑樺演藝生涯中的巔峰代表作。

對於《滾滾紅塵》這首歌,幾十年來無數人給予過極高的褒獎,堪稱華語“情歌之王”也不為過,甚至有人說,聽完這首歌,像過完了整個人生。其中的妙處值得我們細細去體味。

10《追夢人》,鳳飛飛,1991

1991-1992年,隨著電視劇《雪山飛狐》熱播,片尾曲《追夢人》火遍內地。這首歌本是羅大佑為紀念過世的作家三毛而創作的,特邀寶島歌后鳳飛飛出山演唱。

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裡寫下永久的回憶

飄去飄來的筆跡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語

前塵後世輪迴中誰在聲音裡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

仔細考究你會發現,這4句歌詞中記載著三毛的人生軌跡。恰好又因《雪山飛狐》的緣故,讓《追夢人》廣為流傳,成為了膾炙人口的華語經典之一。

演唱《追夢人》之前,鳳飛飛是一個已經出道了20年的臺灣老牌歌后,且過了歌唱事業巔峰期並轉入主持方面發展,正是一首《追夢人》讓她重獲關注,併成為她演藝生涯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張艾嘉、蘇芮、鄧麗君、潘越雲、陳淑樺、梅豔芳、陳慧嫻、甄妮、齊豫、鳳飛飛……不愧是華語音樂教父,用十首作品,帶出的是十位頂級港臺天后,而時間覆蓋了整個80年代到90年代初。難怪說,華語樂壇的80年代,是屬於羅大佑的年代,這永遠無人能反駁。

當然,羅大佑的經典作品遠不止此十首,他用一首首作品,刻畫出了一道道時代的印記,他教會人思考。對於無數聽者和後輩音樂人來說,他的存在就如燈塔一般。

相比李宗盛在情感方面的細緻刻畫,顯然羅大佑格局更宏大,型別更豐富,他作品的批判性和社會啟蒙意識、大時代感以及搖滾與東方美學的結合,堪稱華語樂壇的一座豐碑!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