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演的電影(周公子不得不看的三部電影佳作)
周迅出道很早,成名也很早。
1991年,17歲,拍攝了熒屏首作《古墓荒齋》,當時周迅還是一個高中學生,在整部劇中的所有女性角色裡,頭牌自然是當年剛剛憑藉《封神榜》大火的傅藝偉,然而17歲的周迅卻也出落的十分標緻,大大的眼睛,小巧的身段,與傅藝偉、陳莎莎站在一起時,也並不落於下風。
在拍攝完《古墓荒齋》以後,周迅雖然返回學校完成了高中學業,但卻也再也沒有心思過普通人的生活,於是在高中畢業的那年,她與朋友一起去了北京,做起了群演,當起了駐唱,過起了北漂生活。
那一段的歲月,說不上多好,但終究周迅是熬了過來,從1993年到2000年,周迅大大小小已經接拍了過十部作品,也合作過陳凱歌、陳道明這樣的業內大佬,但名氣算不上大紅大紫。
屬於周迅的第一部,讓她火遍全國的作品,要從2000年的《大明宮詞》算起,再然後才有了《像霧像雨又像風》、《橘子紅了》。
三部電視劇下來,周迅一躍成了那幾年最有潛力、最有人氣的當紅花旦,每一個人對周迅最喜愛的作品都是不同的,下面結合口碑與影響力,推薦三部周迅生涯中電影領域的最佳作品。
(有些略顯巧合的是以下要寫的這三部電影,拍攝時間極其相近,前後間差不過區區一年,同時這三部作品也是許多人心中周迅演技最強的三部作品)
《畫皮》:痴情女妖小唯對戰將軍夫人佩蓉
這部電影2008年9月上映,當年票房成績2.32億,年度第三名,主演的人裡除了周迅,還有著陳坤與趙薇,再加上甄子丹與孫儷,這部電影的陣容在當年亦算是年度大製作之一。
於是這二人各自鬥法,圍繞著王生上演了一場“三角絕戀”。
故事情節上並無多大新意和亮色,整部電影最大的看點簡單來說便是集中在周迅一人身上,王晶導演便曾經這樣誇過周迅在《畫皮》中的表現:“她以五呎的身高,絕非玲瓏浮凸的身材,把一個狐狸精演得比任何一個性感女神都性感三倍。 這就叫演技。”
但無可奈何的是整部電影的劇情和架構,實在沒有太大亮色,最終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尚可,但口碑與人氣甚至還未火過電影的主題曲《畫心》。
不過對於周迅而言,2008年度,她的風頭自然並不只在《畫皮》。
《李米的猜想》,又是一場周迅的獨角戲
這部電影如果按照上映時間來算,要比《畫皮》還早上一個星期,2008年的九月檔期,周迅一個人擁有了兩部電影,相較於前一部作品的劇情不夠有新意,這一次《李米的猜想》倒是新增了不少新奇的“懸疑”要素。
周迅飾演的李米,在電影的第一次出場便是開著一個計程車,然後嘴中碎碎念著一堆數字,後排的乘客則從大叔變成少年又變成裘水天(王寶強 飾),唯一沒有變的就是聽到司機唸唸有詞時的一臉懵,當然還有坐在螢幕前一臉懵的觀眾。
隨著劇情展開,李米口中唸叨的那些數字背後的意義也就逐漸浮出水面,而這串數字背後牽連的另一個主角,便是李米的前戀人方文(鄧超 飾)。
整部《李米的猜想》與《畫皮》有一個最大的相似之處,便在於周迅的獨角戲,周迅飾演的李米,她背後的那種“等待”、“痴絕”以及最後的“釋然”和“孤獨”,在極短的時間裡表達了女人在戀愛中所有可能會有的情緒,於是當《李米的猜想》公映以後,有很多人都在李米身上找到了自己在感情世界受傷以後,所需要的那種被慰藉的感覺。
(*這部電影為周迅拿到了金弟獎影后、亞洲電影節影后兩個大獎。)
《風聲》:從“小愛”到“大愛”
前面的兩部電影,周迅表達的情感更多的還是愛情這一層面,愛情固然可貴與偉大,但當它被放在一個特殊的時期以後,這種情感便會被另一種更大的情感所覆蓋,這另一種情感便是“國家”。
《風聲》在很多人心中,一直是最近十年來,國產諜戰電影中的最佳作品。
這裡面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在於劇情,《風聲》的劇情圍繞在日軍特務機關想要抓獲潛伏在自己內部的“老鬼”,於是在五個人物身上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審訊。
如果你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在電影劇情走至四分之三時,你一定猜不到過去的這些時間裡,這些人中究竟誰是間諜,誰又是漢奸,但是等整部電影走到尾聲,答案被導演娓娓道來時,你再返回去結合前面的劇情,你又會恍然大悟,大嘆一聲原來如此!
除卻劇情層面設計的嚴絲合縫,幾無漏洞以外,第二個原因便在於演技,整部電影演員有如下這些:王志文、張涵予、李冰冰、蘇有朋、英達、黃曉明以及周迅,其中黃曉明與王志文為負責審訊和調查一方,另五人則為被調查一方,簡單來說整部電影,以上這七人的演技都堪稱神演技,即使是一直被人詬病的黃曉明,在這部電影中都有著極其不錯的發揮。
最後一個原因便是在於周迅,周迅飾演的顧曉夢,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也是承擔“淚點”的一位,她繡在衣服上留給李寧玉的那段話,被周迅的原音徐徐道來時,再配合硬漢張涵予落下的眼淚,那一剎那間的感動很足。
以上三部電影,是周迅演戲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三部電影,一個帶來口碑,一個帶來榮譽,一個帶來了感動,祝周公子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