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深度思考 |收到物件情人節禮物,欣喜減半為什麼? |20230212
今年的情人節,有物件了,且物件還很有心,提前就準備了禮物,但現在禮物到手,驚喜、欣喜的喜悅感覺減半了,這是為什麼?
兩天前,他就告訴我,給我準備了情人節禮物,當時很開心,畢竟沒有人能拒絕戀人的上心,沒有人能拒絕拆禮物的欣喜,我只是個正常女生,當然是欣喜的。
緊接著,告訴我:“收貨人填的他媽媽的資訊,到時候會由他媽媽轉交給我。”當時有點不那麼開心,但沒有深究,且聊天氣氛很好,並不想破壞。
今天,終於收到禮物了。
他媽媽問我:他給我買的禮物到了,問是我自己去拿,還是她幫我去拿。
因為天氣在下雨,而我正忙,我想等天氣不下雨了,忙完了再去拿就好;當母親比較雷厲風行,說她現在就拿回來,反正也沒事,我同意了。
禮物到手,我想等沒人時再拆,也有種羞澀的不好意思的心情在裡面。
然後
他媽媽沒有徵得我同意,直接把禮物拆了。
當時人都懵了,很想當面指責:是送我的禮物,我想自己拆,覺得委屈極了、驚喜也沒了。
懊惱極了,我為什麼不自己去拿,為什麼他媽媽連基本的尊重都沒有(至少要問問我:拆開看看行不行),為什麼他要經他媽媽的手。
心緒平靜後,這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1、媽媽除了拆禮物時,應該徵得我同意,這點沒到位外,其他並沒有什麼值得指責的地方。人都有好奇心,更何況,是兒子送“兒媳婦”的情節人禮物,是會好奇送的是什麼。甚至於是否喜歡、會關心價格,這是人之常情。更別說,還是她好心領回來的快遞。
2、男方為什麼要填媽媽的地址。我能想到的,有幾種原因:
第一,這是常用地址,習慣性的預設了,沒有改,且不覺得是件什麼事,別界感不強,認為世界大同,女友和母親親如一家人,不需要分裡外。
第二,有意或無意的行為,自己付出了,想讓除女友外的人知曉他的付出,比如自己母親。儘管一般人送禮更多是想讓收禮者開心,但想增加額外價值,或是沒那麼拎得清主次的人也是存在的。
3、為引起下次再出現這種情況,應溝通到位:
第一,和男友溝通,希望下送自己的禮物,填自己的名字,想新手拆禮物,會更開心。
第二,和男友母親溝通,希望禮物是由自己親手拆的,想盡大可能保有驚喜感,望理解。
人的邊界感,是種很奇怪的東西,有時希望別人當成一家人,不要那麼見外;可有時“我”的地盤意外又格外強,受到一點點侵犯就會豎起全身的毛。
碰到問題,總結經驗,解決問題就行,不是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