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穎超女,張靚穎是不是擁有最多出圈神曲的超女
曾幾何時,一首被翻唱的《Loving You》在國內響徹大街小巷,隔著電視螢幕也無法阻擋它的迅速躥紅,翻唱者張靚穎從此被譽為中國版“海豚音公主”。
2005年,熱愛唱歌的大學生張靚穎參加了國內選秀鼻祖節目—《超級女聲》,她以獨特的海豚音唱腔和高水準的唱功,收穫不計其數的“涼粉”,更奪得當年總決賽的季軍。
回望那段曾經綻放無數光芒的舞臺,張靚穎一路披荊斬棘,到最終擁有自己的廠牌,印證了那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出道十五年,張靚穎拿過的音樂獎項數不勝數也帶給華語樂壇諸多廣為傳唱的金曲,可說是擁有最多出圈神曲的“超女”。
01 唯一沒有簽約天娛的“超女”
在歷年的《超級女聲》比賽中,唯有2005年的聲勢和影響力最為壯觀,堪稱歌壇中的一道文化現象。這一屆超女,誕生了李宇春、周筆暢等人氣偶像。而季軍張靚穎,更是逐步成長為華語樂壇的實力唱將。
當年的比賽,雖說張靚穎並沒有如“涼粉”期待的那樣奪得冠軍,但她以超群的實力,已然成為眾多粉絲心中的“冠軍”。不可否認,在2005屆的超女中,僅僅從唱功上,張靚穎絕對是力壓群雄的。只是,超女選秀不僅是看唱功,更多的是在打造偶像。
擁有過人唱功的張靚穎,在超女比賽期間,就留下了一系列的經典翻唱。比如中文歌曲類,她翻唱了多首鄧麗君的老歌,經典再現《小城故事》和《漫步人生路》的柔美之音。張靚穎對鄧麗君的喜愛,源自於她的父母。從小,她就接觸到鄧麗君的歌曲,個人唱腔也深受其影響。
按照慣例,參加《超級女聲》的選手多半會在賽後與天娛傳媒簽約,可是,張靚穎成為了例外。在《2005超級女聲唱遊中國巡迴演唱會》之後,她選擇與華誼兄弟簽約,繼續自己在歌壇的發展之路。與華誼的合作,張靚穎持續了三年,也收穫了讓她備受矚目的許多金曲。
02%20唱遍影視主題曲的金曲女王
從簽約華誼開始,新人張靚穎就表現出了不俗的實力。首張個人EP《Jane·愛》僅僅以三首歌的內容,就在3天內突破20萬張銷量。這一年,張靚穎憑藉這張EP在音樂先鋒榜奪得“最佳女歌手”、“十大金曲獎”。而之後趁熱推出的首張個人專輯《The%20One》,也誕生了《想你,零點零一分》、《如果愛下去》等華語金曲。
提及張靚穎,多數人想到的會是《畫心》、《天下無雙》、《終於等到你》等經典影視歌曲。在華誼簽約期間,張靚穎為自己找到了後來發展線路之一的影視歌曲類方向。
在馮小剛的宮廷悲劇電影《夜宴》籌備期,公司點名讓張靚穎演唱主題歌。作為電影《夜宴》的音樂總監,起初,譚盾對張靚穎的認識並不多。試唱的那天,張靚穎先唱了一首通俗歌曲,而後又唱了一段崑曲《牡丹亭》。她的演繹,讓譚盾頓時感到驚豔。因此,譚盾拍板定下讓張靚穎演唱電影主題歌《我用所有報答愛》。
張靚穎在這首歌曲中融入了強大的感情力量,高亢而悲情的嗓音與譚盾的高雅編曲格調十分契合。張靚穎強大的演唱功底,從此得到專業人士的認可。最終,由郎朗伴奏,張靚穎演唱的《我用所有報答愛》獲得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2008年,電影《畫皮》在國內上映。關於電影的評論源源不斷,其中還有一波是與主題曲《畫心》相關。由張靚穎演唱的《畫心》,強勢征服了聽眾的耳朵,簡直堪稱“開口即跪”系列。開篇部分的人聲吟唱,是張靚穎極具個人特色的氣息演唱方式。整段歌曲演繹的磅礴大氣,張靚穎的嗓音成為大眾在點歌房爭相模仿的物件。《畫心》的演繹極為成功,日本人氣歌手倉木麻衣還推出了日語版的翻唱。
同樣可以奉為經典的,還有張靚穎演唱的《印象西湖雨》。這首東方韻味濃濃的歌曲,不僅深得日本音樂教父喜多郎的肯定,還帶領張靚穎走上了格萊美的舞臺,讓她成為首位在格萊美上獻唱的亞洲歌手。
短短几年間,張靚穎的歌唱事業如火如荼。在數量與質量並駕齊驅的前提下,她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正日漸上漲。2009年,張靚穎與華誼簽約到期,她開始自立門戶,並且與全球唱片大鱷—環球音樂簽下合約。
03%20代表中國流行音樂走向國際舞臺
在國內,張靚穎已經拿遍金曲獎、中國歌曲排行榜、音樂盛典咪咕匯等音樂典禮的大獎,豪不誇張地說:張靚穎拿獎已拿到手軟。
在國內一眾歌手中,張靚穎的國際化風格漸漸凸顯。2009年,張靚穎得以加盟環球音樂,成為偶像瑪麗亞·凱莉的同門師妹。對於張靚穎的加入,環球音樂的老闆更是放言:已為她準備好進軍國際的資源。
對歐美音樂的鐘愛,讓張靚穎一直懷有一個做英文專輯的願望。這個願望,終於在全英文專輯《Past Progressive》中得以實現。張靚穎為這張專輯籌備了五年,總算讓她在歐美市場開啟通道。專輯中的《Dust My Shoulders Off》登入美國公告牌等多個音樂類排行榜,成績十分驚人。一時間,包括BBC、美聯社在內的眾多國際知名媒體都在關注張靚穎。同時,憑著這首歌的大火,張靚穎成為首位登上維密大秀舞臺的亞洲歌手。
歌路寬廣,實力雄厚,作為中國流行音樂與國際舞臺接軌的代表性歌手,張靚穎常常被邀請至國際重要賽事和國家級舞臺表演,這是眾多歌手都無法企及的層面。
2006年,張靚穎受邀擔任《博鰲之夜—2006博鰲亞洲論壇慈善晚宴》表演嘉賓,與澳大利亞前總理合唱表演。2008年,張靚穎跟隨國家元首出席日本,在國宴中演唱《印象西湖雨》。2010年,張靚穎與張學友同為南非世界盃合唱中文主題曲《旗開得勝》。
如今,張靚穎已經從選秀歌手,成長為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實力唱將。她是國外瞭解中國流行音樂的視窗,也是把中國流行音樂帶往全世界的推動力。
張靚穎的個人文化符號越來越顯著,從公眾喜愛度、國際舞臺表現力、歌路寬廣度來看都是無可厚非。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下至十多歲的少年,都能從她的歌路中找到欣賞的曲目。有“涼粉”以極其幽默的口吻調侃道:張靚穎是佔據我半輩子的女人。
從選秀出道的經歷,在最初一直讓張靚穎備受爭議。不過,努力拼搏的張靚穎個人卻認為:自己唯有用作品才能讓人信服。
十五年過去了,張靚穎的個人標籤不再侷限於“海豚音公主”,她在風格多變的音樂道路上,敢於拼搏、勇於嘗試,把大眾音樂推向更寬廣的領域,也逐漸成為行業標杆,影響著層出不窮的新秀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