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5歲,對我承諾“丁克”的丈夫,偷偷地生了孩子
-01
28歲嫁給丈夫時,他信誓旦旦地跟我發誓:“我們一起丁克到底,絕不反悔”。
那一年,我懷揣著“丁克”的念頭進入婚姻,一直以來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當初跟丈夫相識,我就很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婚戀觀,我說:
“我不打算要孩子,希望一輩子丁克,只過我們兩個人的生活;如果你能夠接受的話,我們就結婚;如果接受不了,那就不要來打擾我。”
他在猶豫了幾天後,毅然地跟我說:“我想好了,我跟你一起丁克,沒有孩子我們過二人世界更自由。”
結婚之前,我問他:“你確定了嗎?我再問你最後一遍。”
他回答我:“是的,我無比確定。”
就這樣,我們進入了婚姻。
我之所以選擇丁克,跟我的原生家庭有關係。
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我基本上是被“散養著”放在爺爺奶奶家。
兩個人誰有空就來看看我,後來父母各自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孩子。
而我,就像一個“外人”。
從那之後我就決定:要麼不結婚,即使結婚了,也不會生孩子。
因為我不願意讓孩子重新走向我的路,我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去給孩子好的教育和足夠多的愛。
我之所以跟丈夫在一起,選擇嫁給他,是因為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愛、包容、理解與父愛。
他總是能第一時間捕捉到我的情緒,察覺到我的內心想法。
這樣的相處狀態,讓我很舒服,很享受,沉浸其中。
我問過他:
“我們丁克的話,你父母能接受嗎?”
他說:“沒關係的,我還有個弟弟,父母可以把傳宗接代的任務交給弟弟。”
我相信他給我的所有承諾,也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
現在想一想,人都是會變的。
罐頭會過期,食物會過期,感情會過期,人也是時刻都在變化著的。
-02
我45歲,那個當初答應跟我一起“丁克”的丈夫,卻偷偷地生了孩子。
當我發現這一切的時候,他跟小三的孩子已經1歲多了。
有一次我拿起他的手機,本是無心。
因為從在一起到關係破裂,我從未懷疑過他對我的感情。
直到那一天,在他的手機裡看到一條訊息。
點開語音後,是一個口齒不清的孩子,囈語般的叫了幾聲:“爸爸,爸爸”。
當時的我,感覺自己心臟都漏了幾拍。
整個人愣在原地,不知道該做什麼,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透過一些蛛絲馬跡,包括他的轉賬記錄,我發現他跟這個女人早已聯絡幾年。
他們的孩子已經1歲了,我卻才剛發現。
我只覺得,小丑一直以來都是我自己。
從原生家庭中的“外人”,到我自己婚姻中的“外人”。
我覺得,我的世界觀都崩塌了。
沒有哭,沒有鬧,沒有歇斯底里。
我把這一切都攤牌了,擺在明面上跟他聊了聊。
我說:“你騙了我快20年,如果我沒有發現,你打算瞞著我到什麼時候?”
他沉默。
我說:“你既然想要孩子,為什麼不跟我說?為什麼這樣對我?”
他還是沉默。
隨後,我迅速整理離婚協議,為自己爭取了接近20年的婚姻損失費。
他大概是覺得愧疚,把這些年存款的三分之二都給了我。
如果愛情有價格的話,我認為這點根本無法彌補我的內心。
但都不重要了。
離婚之後我才發現,這些年一起過日子,我的行李竟然一輛小貨車就拉完了。
人這一輩子,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我有錢,有事業,老孃以後一個人照樣過得瀟瀟灑灑。
老了,走不動路了,就搬進養老院。
恨只恨,接近20年的婚姻,最後落得一場空。
那些口口聲聲說要陪你到白頭的人,卻偷偷地焗了油。
一個字:噁心。
-03
上面是一位女讀者的故事,她的糟心經歷,其實也是當下一些在丁克與生孩子之間徘徊的人的一面鏡子。
有丁克一族,其實也有“悔丁族”。
研究表明:
中年之後,當女性進入“高齡產婦行列”,逐漸失去生育的最佳時間和優勢,這個時候丁克的男人就會左右搖擺,產生後悔的念頭。
要知道,丁克對於男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女性來說是無法選擇的。
超過了40歲,從丁克變成了“悔丁族”,可能女性想要孩子難度也增加了幾倍。
所以,想給每一個選擇丁克的女性,提幾個建議。
第一:“丁克的物件”,很重要
換句話說:
當你選擇跟對方結婚的那一刻起,就要做好“被反悔”的後果。
等你人老珠黃,四五十歲,已經不能生孩子;而對方,依舊有生育能力。
那個時候他後悔丁克,決定要孩子了,你該怎麼辦?
如果你自己堅持丁克,那就做好對方或許不會一直陪你走下去的準備。
第二:想明白你丁克的理由和人生的後半程
丁克,是什麼原因?
是原生家庭影響,讓你畏懼生孩子?
是你自己沒有能力,沒有把握照顧好孩子?
是你不喜歡孩子,發自內心不想要孩子?
明白了你的原因,並且確定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再去做最後的決斷。
當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你的人生後半程該怎麼走?
老了之後,住進養老院?
老了之後,跟你的愛人相互依賴?
而這一切,都建立在“足夠的經濟基礎”的條件上。
你有錢,就有底氣,選擇的權利也更多;
如果你沒什麼錢,事業一般,自己養老都有些吃力,那你更應該去做出改變。
思考題:
你身邊“丁克”的人多嗎?
你如何看待“悔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