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堅持早起開始改變自己(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堅持早起)
今天想跟你聊一聊,我一直以來堅持了20多年的好習慣,它就是早起。
我堅持早起的原因很簡單,最早的時候是為了應試。我是從初中時代開始早起的,初中的時候我就在想我怎麼能把學習成績提高?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當時我的成績離我的目標差了很多,所以我認為我就得犧牲一點的睡眠時間。同學們都在睡覺的時候,我暗自偷偷努力,於是自然就可以把自己的學習成績補上來,事實確實也是如此。
當時我比同學們都早起兩個小時,我就利用這個時間去大量的惡補習題,迅速就能掌握這一項的基本技能,沒過多久學習成績自然就上來了。
其實我覺得小朋友們的世界規則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只要你掌握了正確方法,自然它的結果就會不請而來,但是成年的世界就會相對性的稍微有點複雜。
這裡面的複雜其實來自於他的付出和回報,不見得會以同樣的方式1:1的進行,你注意我不是說付出沒有回報,而是說付出是有回報,但是它不會在你想要的時候立即去進行回報,有的回報週期它還會比較長,所以就不像大家想的那樣,付出立即就會有回報。
萌姐微博
後來我開始創業,仍然堅持每天早上起來。很多人在職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就認為早起不重要了,其實我恰恰認為越是職業需要發展,越是需要早起。
其實心裡邊有一個賬本是很關鍵的,我為什麼會這麼算賬?我以前在創業的過程當中,一直在想我憑什麼能獲得成長,難道是每一天的重複性的工作會讓我獲得成長嗎?
大多數時候,我們人生會經歷很多重複性的勞動,比如說你每一天重複會做很多的工作,給客戶打電話、去對員工進行內化、甚至是做財務等等,這些相應的工作其實是不斷重複的。
其實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它迴圈往復的進行的,當然工作當中也會有創新,但是每一天的工作還是有大量的重複性。
於是我在想,如果我要是變得更厲害,那一定要來自於我的大腦變得很厲害,我從很早就已經確立了這樣一個觀點,就是一個人如果可以變得很厲害,是因為他的大腦會變得很厲害,他頭腦會變得很智慧。
那就像我自己的企業一樣叫青創智慧,很多人都說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青創是我們要做的事, Youth start up就是青年創業的支援。
為什麼要有智慧進行創業?怎麼不叫青創聰明?那是因為智慧跟聰明其實是有本質區別,智慧就來自於你大量的知識積累,以及讓你的頭腦變得很有智慧,才能做到叫做戰略先行的方式和方法。
想到這,我們怎麼能讓自己變得很智慧?首先第一就是你一定是比同等的不論是創業者也好,還是職場也好,你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
第二點不能光有練的平臺,還有大量的認知方面的輸入的平臺,比如說你需要不斷做自我更新的工作,讀過《高效能人士7個習慣》這本書的話,會發現其中他介紹了7個習慣,其中有一個習慣非常重要就是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更新。
一個不會自我更新的人其實就會原地踏步,即使學了一些東西,把你放在那樣一個金字塔的這麼一個階段,你就上不去了。那是因為你的更新速度太慢,你的更新系統沒有經過更新的策略分析。
後來我在想,如果作為一個創業者,我需要不斷地自我更新,到底什麼能帶給我自我更新?想明白這個問題於是我就知道了,我仍然需要更多的時間。
可是我看了看自己的時間表,從每天早上坐到辦公室,一直或者是內務或者是外勤,每天忙忙碌碌也都要到晚上了,晚上還有一些家庭的事宜需要處理,基本都忙到深夜。
所以對於我來說,我是一個創業者沒有自己的個人時間,沒有穩定的時間能拿出來自我提升怎麼辦?
於是我就繼續了我在兒時的習慣——早起。只要我能起得來,每天保持特定的時間,這樣長此以往365天,哪怕每天只有一小時,這就是365小時,每天如果有兩個小時365天持續積累,這就將近有800個小時。
可是如果你能早起三個小時,那就是365×3,這個數字其實就非常可觀了,它到底是多少呢?你不妨現在身邊有計算器可以算一下,是1095個小時,這就是1000小時的魅力。
如果按照8小時工作日的話,1000小時就相當於是136.875個工作日,137天相當於全年的一半時間,每天早起三小時,基本上就等於活出了全年一半時間的精彩!
這就是一種相應的演算法,自然你會發現早起是一個利絕對大於弊這樣一個事兒。
但是身邊的很多人都會說,早起它就會讓我們的身體變得很不好,或者是你為什麼要早起?很多人不能夠去理解。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她有一個孩子,作為寶媽她當時剛生完孩子,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的身體,包括自己的精神狀況非常的抑鬱和掙扎,因為當時孩子剛出生,她的生活的整個秩序都被打破了,甚至是離產後抑鬱越來越近。
但逐漸她開始想明白一個問題,她能不能開始去正向的去面對自己?那個時候開始進行了早起,開始早起之後人生就開始有秩序了。
她透過每天早起護膚,每天早起閱讀,每天進行拉伸運動,利用早起的兩個小時,她慢慢的就可以讀完很多的書,而且讓自己的內心會越來越安靜,這種安靜能一直一以貫之的讓她的人生能夠擁有一種秩序感,這就是這位寶媽的生活方式。
所以你看我作為創業者和她作為寶媽,其實都是可以透過早起變成不一樣的自己。
然後在早起的時候,就開始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比如說早起做一個瑜伽拉伸,或者她可以在邊瑜伽的時候邊聽聽書,這樣就度過了早起時光。
萌媽是一個退了休的母親,但是仍然可以透過早起讓自己收穫更多的智慧,以更多的情緒方面的寧靜。
有些人是做到了為早起而早起,可是你究竟在早起產生了什麼樣的成果?我建議大家可以在效率手冊當中標註清楚你到底在早起做了什麼。
我最近的閱讀速度越來越快,基本上我的早起的閱讀時間每天可以穩定在3~4個小時的時間,以前我只能讀一本書,但是現在由於近些天我一直在讀跟健康領域相關的書籍,這個領域的書籍我過去有很多的積累,所以自然讀起來速度就會很快。
我會發現只要是健康領域的書籍,我一天能讀1.5本,甚至有的時候能讀到兩本,高峰期甚至一天讀了三本(當然腦子都快讀懵掉了)。
但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我的早起其實就等於讀書。所以對我來講,其實早起就是閱讀,因為閱讀是我獲得和掌握大量新知的有效路徑,我會發現有的時候跟人聊天都不如我自己讀書收穫的更多。
當然每個人的認知方面的輸入習慣是不一樣的,所以早起對我來講,其實左手就是閱讀,右手寫作。
我幾乎每一本書,敲出來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在早起的時間寫出來的,我發現早起的時候能讓我寫出來的字非常的有力,而且寫出來的每一個文字與文字之間,它的連線性就會更強,而且它的情感滲透性也會更強,這就是早起的魅力和價值。
所以不要說天天想著別人早起你也要早起,首先先要想好你到底要透過早起幹什麼?
歡迎在,如果你喜歡今天這篇文章,也把它轉發給你特別關愛的人,我們今天就到此結束了,明天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