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痛也要默默承受(即使累了痛了也要選擇勇敢)
“很多人寫不出來文章,最大的問題不是不想寫,而是拿起筆不知道寫什麼好;很多人想要寫作,不是寫出來一兩篇文章就滿足了,而是希望能夠每天都寫出文章。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沒有話題可寫的話,是非常麻煩的。
還有的人,雖然有很多話題想寫,但找不到那麼多的故事、圖片及金句來充實文章。所以除了話題,我們還需要找到好的素材。
怎樣解決無話可寫的問題?
彆著急,我給你畫個框架,你就寫你自己每天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人和事。按照這個框架,我把它分為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你自己的體驗。身邊的人可以寫家人朋友、同事夥伴;身邊的事可以寫公司的事、有趣的場景、職場的感悟、網路熱點;自己的體驗可以寫好吃的東西、好玩的地方、變美的東西、上過的好課等等。
有了這樣一個框架,你的大腦就不會把靈感放掉,當你和小夥伴聊天時,就會發現身邊到處都是寫作素材。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發現隨便整理一下就是一篇好文章。
每天堅持寫一寫,輸出倒逼輸入,你會發現自己對周圍發生的事情更敏銳,更有觀察力。因為很小的事情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你也會比平時更留心、更上心。
堅持日更讓你成為一個對生活更敏銳,更有感知力的人,你會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變得有滋有味,這比賺一點點錢有用得多,也是世界對我們的回饋,這才是寫作最大的價值。”
這是秋葉老師在《寫作7堂課》裡寫到的內容。
記得從今年國慶開始,下定決心要想學習寫作以後,當時便找了好些書來讀,但就是隻看書不動手寫,過了幾天就又什麼都不記得了。
後來隨著進一步地閱讀,我覺得要想真正掌握一項技能,只看書不動手是不行的。
我開始每閱讀完一個章節就開啟電腦,寫一篇閱讀心得來鞏固學習成果。剛開始的時候覺得特別痛苦,常常坐在電腦前一二個小時硬是寫不出一句話,但是兩個月後的今天,比起之前我明顯感覺進步了那麼一小點。因為現在寫心得我不會再像以前那麼痛苦,每次都能寫上表述較清楚,思維較明晰的一小段話。
我還能按照老師們書中傳授的方法,每天都堅持寫一寫,然後把自己滿意的文章還會發到頭條上,目前雖然我的點贊數和閱讀數都非常低,但是我也決定要堅持下去,不放棄!
“痛並快樂著”,用這句話來描述我當下的寫作生活,再是貼切不過了。希望不久的將來,我能快樂地寫作,愉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