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83歲老人需要注意什麼(如何解決伺候老人難問題)
1、自己的責任自己盡,首選親力親為,客觀條件不允許要事先談好對代勞者的補償方式。這種補償方式多種多樣:一是父母事先的遺產安排已經考慮了自己晚年的贍養問題,特別是傳統的中國父母往往把房產等留給兒子;二是父母完全男女平等,無法履行贍養義務的子女要給予代勞者經濟補償。三是父母沒有遺產或遺產很少,無法承受父母晚年的各種,也會出現補償問題。
但父母的贍養畢竟不是冷冰冰的金錢問題,親情的維繫是關鍵,但在解決的過程中,金錢補償問題又必不可少。
電影《人世間》中,哥哥、姐姐沒有時間照顧父母,重擔都落在了小兒子周秉昆肩上,劇情中沒有交代哥哥姐姐是如何補償弟弟的。實際生活中最好是談一談,雖然有姊妹之間的情義在,但物質上的補償還是應該的。侍奉父母最基本的價格是市面上的保姆費,但子女伺候爹孃付出的那份孝心、那份熬人的焦慮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
2、即便補償了,還是要儘量一有時間就親力親為,不要以為你出錢了,就萬事大吉了。更何況在父母床前盡孝者常常是不會接受那份補償的,害怕要了補償對不起父母之恩、姊妹之情。
另一方面來說,侍奉老人就是父母在磨練你的忍耐力,讓你提前知道人老了什麼最重要,是父母用衰老對你的最後一次教育,這個考驗經受住了,你就對晚年的生活提前有了準備,對人生的本質多了一分理解,錯過了是莫大的損失。
工作的辛苦無法與伺候老人的勞累相提並論。不給自己找逃避的藉口,就會坦然接受這個挑戰。在父母生前做了自己該做的,之後會心安很多,否則會倍受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折磨。
3、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能否幫助他人要量力而行,不要額外給自己太大壓力。父母是姊妹幾個的,不是你一個人的,各人想自己的辦法。如果是獨生子女,總是會有各自的解決方式。做好自己,對他人的盡孝方式不要評判。父母生養了幾個孩子,個個都是親的,沒有遠近。父母跟著每個子女過不同的生活標準,也是父母應該承受的。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父母老了,對物質上的要求很低,有孩子在床前端茶遞水是最大的快樂。
4、我們的父母都是人間凡人,對他們的要求不能過於完美。
有的父母很睿智,讓每個子女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同等之愛,深深愛戴他們。有的父母卻不斷犯下各種錯誤,讓子女與父母之間、子女之間充滿矛盾。十個指頭伸出來有長有短,有的父母更偏愛那個能力差的,總想多庇護點,有的父母則偏愛能力強的。有的父母能做到男女平等,有的父母則重男輕女,甚至嚴重到榨取女兒利益補貼兒子。遇上雖然重男輕女但責任權力分配一致的父母還好,遇上雙標的父母,做女兒的真是苦不堪言。做兒女的遇上糊塗的父母也不主張尊崇“世上無不是的父母”那種老觀念,但畢竟有生養之恩,咋也得做到問心無愧。
世上最大的傷害是覺得自己缺少父母之愛,勸有這種想法的人不要鑽牛角尖。父母不愛你是長不大的,只是有偏有向傷害了自己,特別不舒服。好好愛自己,你一定會找到愛你的另一半。好好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父母的覆轍。不要讓怨恨折磨你,唯有愛與包容才能解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