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遮蔽你不拉黑不刪除不回覆(讓前任把我拉黑他也不回覆)
出於兩種極端情況:
他在養魚,或他在期待。
養魚,是因為任何人都沒有前任更容易成為一個合格的備胎。有了曾經的回憶和彼此的信任,攻略前任比攻略一個陌生人要容易太多。稍微動情,就容易舊情復燃,無需試探底線,無需過度負責。
如果你有過經驗,你會發現很多人——尤其是男生,普遍不願意刪除前任的微信,除非兩人撕破臉到老死不相往來,否則,只要未來前任還有一點點可利用價值,都不輕易主動刪除拉黑。
另一種情況,就是他在期待。
說得更直白易懂一些,就是他不想分手,但又沒找到原諒你的理由。
他被你傷害過,但仍站在原地給你機會,他渴望你能說出點什麼,做出點什麼,能讓他有個理由繼續跟你走下去。
針對這兩種情況,你該用的對應策略也不同。
前者壓根不尊重你,仗著你的喜歡,盤算著他的一己私慾,你不該給他這個機會。
但後者是在等待,某種程度上來說,只是在耍脾氣。他仍然對你有眷戀,並期待跟你和好,只差一個契機,一些行動,一個能被他重新愛上的你。
這兩種情況,分別存在各自的典型特徵。抓住這些特徵,就能加以區分。
首先,如何判斷對方是在“養魚”?
如果他對你愛答不理,但兩人的關係出現以下情況,還是小心謹慎,繞著點走。
1、曾發起“免責宣告”
如果兩人已經分手,你卻仍在糾纏,養魚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拒絕,而是將自己摘乾淨。
反之,他們絕不會實打實地真正拒絕你,更不會不留退路地讓你死心——而是在特定氣氛下,找個機會脫乾淨自己的責任,並努力做到不打草驚蛇,繼續留住你討好自己,但不需要為你的任何行為買單。
比如,他們曾說過諸如此類的話:“我最近有點忙,可能顧不上你”、“我最近很累,我想冷靜一段時間”... ...
他只說了他自己的狀態,卻沒限制你的行為,也沒談到他對你行為的看法。似乎給你充分自由,但同時有醜話說在前,你如果熱臉貼冷屁股,那你是心甘情願。
但你如果問是否還愛、是否分手,他的回答就是模稜兩可,似是而非。你不死心,就只能糾纏。
2、不拒絕你的付出和好處
平時裝死,但只要你提供利益,他就全盤接受。
會簽收你的禮物,會接受你的示好,會以你的陪伴排解孤獨。
但當你提出進一步溝通時,他就裝傻充愣,再次消失。
3、偶爾會回覆你,給你製造希望的假象
養魚者不敢一直不回覆你,因為他也怕你自知沒趣,轉身走遠。
他會時不時給你一顆糖,製造些精神刺激,點燃一點希望的光亮,讓你覺得有戲——但這顆糖沒有任何實質意義,既不是對你的要求,也不是對感情的期待,僅僅是一點毫無重點的匯應。
比如,他不會回覆你長篇大論的內心渴望,但會回你一句“剛吃過飯”;不會在你情緒崩潰最需要他的時候出現,但會在你情緒穩定近乎麻木的時候,突然回個表情包。
4、曾經有過養備胎的經歷,並經常跟前女友藕斷絲連
如果他養魚成性,手機裡盡是前女友的身影,那麼他留著你的聯絡方式,多半不出於什麼特殊的目的,你僅是他例行公事中的一項,僅此而已。
他想留著別人做什麼,也就想留著你做什麼,他並不是多深情,多對前任念念不忘,正相反,所有前任都是棋子,他只愛自己。
那麼,又該如何判斷對方的沉默,實際上是對你的等待和期待?
同樣有幾個典型指標:
1、你能感受到他的情緒化,並能在蛛絲馬跡中找到他對你的期待
你能感受得到他是難過的,或者說,他也沒想瞞著你。
除了在兩人的聊天視窗外,他會大大方方地在所有社交軟體上emo,會指代不明對你的思念和自己的無奈,也會透過這些途徑,來間接告訴你,他想要的“正確答案”是什麼。
總之,你能感受到他在等待,在等你的改變,和一個和好的契機。
2、沒有完全抹掉你存在過的痕跡,也沒有通知共同的親朋好友
你仍然能在朋友圈或其他平臺上,看到兩人曾經的回憶。
他不會刻意刪除,也許會情緒化地隱藏掉,但絕捨不得刪。同時,兩人的共同好友也並不知道雙方分手的事情,他不會鬧大,也不會藉此給別人潛入的機會。
3、曾明確告訴過你分手原因,真實性高,並曾給過你時間和機會改正
他的分手是有具體原因的,而不是模稜兩可的“累了、不想談了”之類的個人感受,讓你想發力,卻無從發力。
他能說出他的無奈,同時也就證明:當他的無奈被解決掉,兩人的關係也就順勢而上了。
與此同時,這份無奈絕不是憑空產生的藉口,而是他此前多次提及,並給你機會改正的心結。這一次,也只是他的懲罰方式之一,但同樣,如果你充耳不聞,他積攢的失望,也足夠轉身離開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