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古人表白(520情人節看看古人都是如何表白)
古往今來,愛情都是永恆美好的主題,所以向心愛之人表白,也不是咱們這時代的專利。
你可能不知道,古人比咱們更懂浪漫。
也許是因為他們有諸多的約束,有環境和條件上的限制,所以他們的表白一直很含蓄,時而會送一些表達情意的小物件,裡面會寫兩首情意綿綿的小情詩。
這樣隱忍的表達,隱藏的浪漫,經過歷史風塵的洗禮之後,依然讓人深深地感動。
1·送禮物
和現代人送戒指、送衣服、護膚品不同,古代人多會送珍寶。
《長生殿》裡,唐玄宗贈給愛妃楊玉環的寫情之物是支金釵,並寫了小紙條送上“朕與妃偕老之盟,今夕伊始。特攜得金釵、鈿盒在此,與卿定情。”一支金釵表達心意,你知我愛著,我知你念著。
這時的皇上和后妃之間,不再有高低貴賤之別,有的只是尋常小夫妻間的濃情蜜意。
據說,漢武帝送給最愛李夫人的,也是一支簪子。
除了髮簪之外,古人還會送情人耳墜和手鐲。
清代李漁的《閒情偶記》中,就有“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的句子;唐代張籍的《節婦吟》中也有“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句子,其中的“明珠”指的也是耳墜。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白於玉》中寫吳性書生,和紫衣仙女一見傾心,臨別之時仙女把手腕上的手鐲送給了吳生,以示定情。
繁欽的《定情詩》裡也說: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意思是拿什麼來表達我們之間的愛呢?就用我腕上的手鐲吧!
那時候的禮物,一般以玉石和黃金、白銀為主(看來自古談感情都一樣傷錢......)
2·送貼身物品
除了送飾物之外,古代人表白還喜歡送對方貼身物品,比如身上帶著的玉佩、手帕、香囊等等。
《唐晅手記》中,唐晅(fan)的妻子和丈夫告別時,就把自己用過的手帕送給了唐晅,以做紀念;《紅樓夢》裡寶玉捱打後,派晴雯給黛玉送去自己的用的手帕,以做表白。黛玉看到手帕馬上領會了寶玉的心意,兩人從此情意相通。
除了手帕之外,古代女子還會送情郎鞋子,藉以寄情。他們認為“鞋”的讀音和偕老的“偕”一個音,寓意著相守到老。同時鞋子是成雙的,以鞋子送人的意思是希望兩人早日相守、雙宿雙飛。
相傳白居易年輕時曾與鄰居家女孩相愛,女孩送給他一雙鞋子。後來兩人被迫分開,白居易久久無法從情傷中走出,一直隨身帶著這雙鞋子。
除這些之外,古人還會取下自己的隨身物品相送,以示心意相通,相守相護。
熱劇《甄嬛傳》中,皇上不得不宿在別處時,就差太監送給甄嬛自己腰上的“同心結”玉佩;後來敬妃偶爾發現蘇培盛袖子裡掉出的荷包,才告發了他和槿汐的私情。
身上解下的物件,親手縫製的小東西,帶著自己的溫度送到情人手上,滿是悄咪咪的小浪漫。
3·送詩詞
這應該算是古代文化人的特權,那些情意綿綿的詩句,盛滿了才子佳人的愛慕與思念。
風度翩翩的才子遇上才貌雙絕的佳人,詩情和愛意頓時湧上心頭,忍不住執筆揮灑,寫就風雅和浪漫;佳人見詩滿面羞紅,馬上執筆相和。
在詩詞唱和之間,以詩詞為信、兩相相悅、盟誓終身。
清代小說《霞箋記》中,書生李彥直出門遊玩時在霞箋上寫了首詩,扔進一個花園之中。剛好被名妓張麗容撿到。張馬上和詩一首順原路扔了出去,又被書生撿到。
這一詩一和間,情愫已生,相見之時兩人拿出各自收到的詩箋為信,定下終身。
不得不說,古代的文人特別喜歡這種表白方式,留下來的好詩詞也特別多。
像《詩經》中“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李之儀的“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女詞人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等,每一首都能讓人感覺到濃濃的思念和情愁。
三哥說:
古代沒有520,但有情人卻天天都是520;他們從不明說“我愛你”,卻處處表達“我愛你”。
現在,我們輕易說出“愛你一生一世”,紅包發“一生一世(1314)”,卻很難堅持;古人一支釵子、一個鐲子,便定了一生的情,不離不棄。
所以,愛情之中重要的不是表白的方式,而是真正愛著的那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