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男人的忠告:4年相親31場,整理出4條失敗教訓,別忽視
曾以為,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可現實往往是,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夢醒時夜續。
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這就是生活的真相。
在小的時候,我們以為長大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學,有一份喜歡的工作,和一個心愛的人,組建幸福的家庭……
然而,現實往往不是你以為。
你勉強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學,爭取了一份餬口的工作,心愛的人,卻早已遺失在風中,幸福的家庭,也遙不可及。
生活的真相,就是這樣,不如意事,佔據了一大半。
不過,男人通常比較理性,認清生活真相後,他會收起心中執念,不再執著於兩情相悅。
婚姻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人生的例行公事,是找一個條件合適,看得順眼的女孩,一起吃飯作伴,養育後代,然後一輩子。
朋友趙哲(化名)也是抱著這樣的念頭,走上相親的征途。
趙哲是一個35歲的大齡男人,條件一般,儘管要求不高,但從31歲開始相親的他,至今還未脫單。
因為年齡關係,他在相親中遇見的女子,大都和他年齡相仿。4年的相親31場,無一例外,全部失敗。
痛定思痛後,他整理出4條失敗教訓,忠告那些和他一樣,還在相親路上努力的人,別忽視這些細節。
第1條:相親時,和你談錢的女人結婚意願更強烈
現在的人都很聰明,明白幸福婚姻的基礎,除了感情,還有金錢。這兩者是個組合,不是單選題。
趙哲在剛相親時,對那些和他開口談錢的女子很反感,他覺得對方太過物質,金錢至上。
殊不知,對方之所以和他談錢,正是因為對方結婚的意願強烈。
對方不想浪費彼此的時間,透過談錢,及早地瞭解,他是否有構建婚姻家庭的基礎。如果沒有,就一拍兩散,這對雙方都好。
後來,趙哲遇見幾個不談錢的女子,經過長時間的交往,耗費不少精力和金錢的他,才發現對方雖不談錢,但談感情。
感情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而且,在相親這種目的性比較強的擇偶模式中,很難產生談戀愛時的那種“感情”。
趙哲在那些只想談情說愛找感覺,卻不願踏踏實實談論婚姻的女子身上,耽誤了太多的時間。
這是他在相親中,最大的失敗教訓。
第2條:相親時,不願把時間給你的女人要遠離
對於大齡男女來說,時間是最寶貴的財產。
趙哲相親目的很明確,就是儘快找到一個合適的女人結婚。但相親中的女人,通常都不會很主動。
這讓趙哲一時之間,也不明白對方的意思。
有些女人在相親時,對他笑容可掬,和他言談甚歡,可是經常發資訊不回,邀約幾次才肯出來一次。
有些女人在相親時,對他愛理不理,一副淡漠疏離的模樣,可是線上上聊天挺積極,有來有回。
實際上,有些女人擅長和陌生人聊天,有些女人不擅長。
如何判斷對方是否對你有意,而不是將你當成“替補”,主要看她是否願意把時間給你。
那些經常不回資訊,或經常一個小時後才回復的,以及邀約幾次才肯出來一次的,說明她要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或人上。
這樣的女人,就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在她身上。
第3條:相親時,條件越一般的女人越難相處
趙哲4年相親31場,感觸最深的就是,條件越一般的女人,反而越難相處。
在相親中,往往是那些家境不好的女人,更加註重物質。
有句話說,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在乎什麼。那些在彩禮上漫天要價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家境不怎麼樣的。
那些經濟條件好的女人,更注重趙哲的學歷、人品、三觀等。在經濟方面的要求,則相對比較寬鬆。
而且那些外在條件不好的女人,可能是在長期單身的壓力下,性格有些自卑、孤僻,不大好相處。
外在條件普通,或中等偏上的女人,經過歲月的磨礪後,往往比較自信淡然,相處起來更輕鬆。
第4條:相親時,被拒絕實屬正常,不要喪失信心
簡·奧斯汀在《理智與情感》裡寫道:
一個女人隨著年齡增長,她的學識、閱歷、認知都會隨著提升,她對婚姻質量的要求,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可現實生活中的相親,或多或少都會讓人失望,它沒那麼多的浪漫情節,更沒有那麼多的完美。
趙哲在相親中,經常被拒絕,他一度感到絕望。
後來他才發現,到了一定年齡的女人,心中早已形成了一個輪廓,根深di固。之所以被拒絕,只是因為他某方面不符合對方的期待。
所以,沒必要因為相親失敗,而喪失信心。
趙哲相親4年,雖然還未成功,但也不是一無所獲,他整理出這4點失敗教訓,給了自己不少啟發,相信不久後,他就能順利脫單。
這世間萬物,並不那麼完美。
更何況,相親的真相,是找一個合適的人,而不是找一個完美的人。
正如薛兆豐教授在《奇葩說》上,提出著名的“紅豆理論”後,所說的那句話:
婚姻就是在正確的時間裡,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然後在細水長流中,慢慢活成彼此的唯一。
願你也能在人世浮華中,看清相親的真相,找一個合適的人,共同去打造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