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掉好友,我只是女生感情空檔期的調劑麼?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戀愛故事案例!
酒紅了臉,話紅了眼,最終,我們一別兩寬。
刷微博刷到畢業季這個話題,看了看日曆,果真還有幾天就高考了,又到畢業季了啊。
心間瞬間印出那張熟悉又久違的臉龐,淺淺的酒窩,抿著唇輕吐出那句:畢業後,我們別再聯絡了。印象中,那天天氣晴朗,酒桌上,大家喝的迷醉。
曾經少有交集的人也舉起酒杯互相敬酒,訴說著四年來沒有說夠的話,有的人說著說著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
輪著一番敬酒之後,終是到了我和他。
“小英,我們……喝一個吧。”
抬眼深深看了他一眼,低頭將見底的酒杯添滿。
抬頭:“來吧,喝一個。”
“倒掉,你少喝點。”
乖乖聽話倒掉一半,然後不給他開口的機會,一飲而盡。
迷醉間見他抿著唇,拉著我的手,“畢業後,我們別再聯絡了。”
不只是酒入了心還是話上了頭,整張臉包括眼睛,通紅一片。
跟老沙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吧,一進校門,找輔導員報道,被拉進班群。大家全都是藝術生,性格活潑,一時間,群裡打成一片。
有那麼一個男生,不管我說什麼都跟我對著幹,互懟已成日常。不知是誰提了一嘴,要不我們在開班會之前見一面吧!
於是,大家約在奶茶店,開始了一場大型的網友見面會。他有事,來得晚,一進門,大喊,跟我在群裡懟的是哪個?這才抬頭看他,皮膚不算白,瘦瘦高高的,但是笑起來很好看,這就是第一印象了。
我們的初相識,沒有回眸一笑,沒有一見鍾情,就像幼稚的小孩般,用揪頭髮,藏蟲子來掩飾內心那一點不一樣的情愫。
他很聰明,學習好,情商高,業餘還喜歡玩攝影,並且得了獎。這樣的他怎能不招女生喜歡,沒過多久,就聽說他有女朋友了,是一個攝影系的女生。
有女朋友之後,就斷絕了跟我們班女生的所有聯絡,全心全意寵著女朋友。朋友圈三天兩頭秀恩愛玩浪漫,可謂是好男人典範了。
大概就是這種特質招女生喜歡吧,即使正面相遇沒有打過招呼,班裡女生也沒有一個人有所怨言,有的只是對他女朋友滿滿的羨慕。
這裡可以提及的是,一個男生在一段關係中的忠誠是非常吸引人的,而且吸引的不僅僅是你的女朋友,包括所有認識你的女生,都會青睞於你。
人們常常會認為鍾情於一人就等於放棄了其他可能,事實上,當你鍾情於一人時,更加吸引人。
我們所有人都以為他倆會一直在一起甚至結婚,沒想到一年後,他們分手了。別問我這一年我都在幹嘛,曾經我有個願望就是上大學之後要躺在床上,把高中沒追到的劇全部補回來,所以這一年都在躺屍追劇。
緣分就是這麼奇妙,當你以為不會再有交集的時候,交集就砸在了你頭上。去古鎮實習採風分組的時候,有個女生想跟她朋友在一個組,跟我換,就把我換到了老沙組。實習5天,從一開始的拘謹逐漸變得無話不說。他會幼稚的把我騙到古鎮上沒人住的小屋子裡,然後從外面把門反鎖,讓我求他開門。
我愛吃油炸的螞蚱蟋蟀這種小蟲子,他害怕,我就追著整個小鎮逼他吃。關係迅速升溫,回到學校,不管是舍友還是閨蜜都在詢問,什麼時候跟他關係那麼好了。
我們瞬間變成了最好的朋友,彼此會吐露心事,會互相幫助學習,互相牽掛,互相欺負。事情的轉變在一個很普通的夜晚,在減肥的我發了個朋友圈:餓到胃疼。沒有一分鐘,訊息就過來了:
隔了一會,一個電話過來:“睡了沒?”“沒。”“下來樓下。”
簡潔明瞭,匆匆套了件外套跑出去,兩盒蛋糕遞在面前“怕你餓死”,要回去的時候發現下樓太急忘了帶卡進不去宿舍樓,給閨蜜打電話下樓接我。閨蜜下來第一句話“你倆在一起了記得通知我”。
那晚失眠,想來想去,所有的特殊性,其實就是喜歡上了他而已。就像撥開迷霧一般,所有的事情都想通了。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敢愛敢恨、雷厲風行的人。
喜歡不表白,過後會後悔。第二天就模糊暗示了喜歡他這件事,並且也明確表示了做朋友也挺好,把選擇拋給他,我要做的就是靜候答案。
出乎意料的是,他居然也喜歡我。
據他所說,他看到我跟別人一起聊天就會吃醋,不管在哪裡都會有意無意注意到我,眼睛會隨著我移動。
在那個時候的我看來,互相表示了喜歡,就算是在一起了,後來才知道這種想法就是幼稚,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我們牽著手走在校園裡,聊過去,聊未來。一起去過平安夜、聖誕節,他的細心與體貼深深吸引著我,那個時候,年輕的我甚至幻想過嫁給他。
還向閨蜜放出豪言:我們結婚的時候,結婚照要去學校取景,邀請全班同學。
直到他有了女朋友,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記得那是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沒有電視劇中那些歇斯底里,怒刪耳光的劇情。
我只是默默刪掉好友,拉黑電話,平靜的走回宿舍收拾畢業要搬走的東西。
多年之後的今天再次回想起來,別再聯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乖乖聽話了吧。老沙的手段很高明,先是樹立了一個專情的好男人形象,讓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放鬆戒備。
然後用他的溫柔體貼引我主動提出喜歡,之後模稜兩可的相處給我錯覺。過後想想,我大概只是他感情空檔期的調劑而已吧。
現代青年總是在戀愛生活中對另一半有過高的期待,認為對方能夠很好的關注和滿足自身的需要和感受;
青年們強調著“我們”的整體性,認為這才稱得上好伴侶。但其實,有很多期待並不切實際,這部分的期待越大,失望便會越大,而且幾乎是必然。
所以,在這段感情中,我有錯,他也有錯,不再聯絡,便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