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了怎麼做才可以複合?
分手了怎麼做才可以複合?
提到複合,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如果是自己的錯,道歉求原諒?如果是對方的錯,問ta你知道錯了嗎?我可以原諒你,和好吧。表達感情,說自己有多麼不捨,換來ta的心軟。回顧來時路,細數一路走來有多美好,多不容易。No No No ,這些毫無價值的語言和操作,只會讓你顯得神經質,還會自貶身價。怎麼做才能複合?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知道為什麼會分手?僅僅是因為一次吵架?厭倦?變心?都不是。拋開林林總總的具體原因,一段感情,之所以開始,本質是什麼?一定是:相互吸引。一段感情,之所以結束,本質是什麼?一定是:不喜歡了。
親密關係的程序出現了斷層。
很多人覺得,情侶之間的親密關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瞭解自然深入,感情也越來越深,自然而然地、勻速向前發展,呈一個上升模式。
實際上呢?
人認識自己,認識另外一個人,與認識一個陌生事物,思維的方式應是相同的,都屬於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從結構主義認知心理學上講,就是要透過我們自身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對接收到的資訊進行儲存、分析,然後再對新資訊進行更高層次的分析。這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
就好比你從前沒談戀愛時,不知道自己原來能這麼蠻不講理,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能歇斯底里地大吵,這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嶄新認知。
人與人的關係,也就是對另外一個陌生人的認知過程,也是如此。是一個“陌生→瞭解→深入→產生矛盾→陌生→溝通化解→再深入瞭解→增進關係”的迴圈往復的過程。
這中間還會不斷出現新事物來凸顯每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另一個人也會透過觀察,再對另一半產生新一層的認識。
分手,就是情侶在構建親密關係的過程中,出現了矛盾沒有得到化解,產生了認知斷層,陷入了關係無法更新進度的危機。
於是狀態上你們又回到了陌生,不同於剛認識時的陌生,那時候你們之於對方是白紙一張,只有美好的吸引;現在的陌生狀態是——
吸引還在+美好回憶+分手的負面情緒+尚未化解的矛盾+不瞭解(不包容)。
複合是一個漫長且有點煎熬的過程,這中間考驗這你的耐心和抗挫折能力,時而還會懷疑自己,複合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的心態,心態要穩,出手才能準。如果你今天因為ta的敷衍就灰心喪氣懷疑人生,那複合的程序也沒辦法照常進行了。
而要擁有好的心態,你一定得有堅定的複合信念,怎麼才能有堅定的複合信念呢?
堅定的複合信念一定是“這段感情值得我去投入時間、精力去挽回”。
怎麼判斷值不值得?
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不值得”我想大家都懂:1)ta是習慣性出軌,花心,鐵渣(不分男女2)賭博吸du家暴等不良嗜好3)從不主動付出,自我為中心不尊重你等等。
這種避之猶恐不及,挽回ta幹嗎?
除去這幾種“不值得”你就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1)和ta在一起時你是自信滿足而且開心的嗎?
2)失去ta比挽回ta更痛苦嗎?
3)分手後ta也痛苦的嗎?
4)如果當時肯退一步,包容/不吵架/換種方式,結果會不一樣嗎?
5)ta對你是不是也全心投入過?
如果有3題選“是”,那就毫不猶豫地去挽回吧!錯過ta我都替你可惜。
拋開了上面說的幾個極端情況,分手的情侶只要真心愛過付出過,都大致遵循著我們前面所說的【親密關係彼此認知】的迴圈往復的過程。如果不是層層矛盾累積,數次溝通無果,誰願意放棄一個深愛過的人?可是親密關係的程序中,就是有這樣越不過去的坎兒,讓人無能為力。可能ta也試過和你交談,可惜無果;可能你每每包容,ta沒意識到你的付出。挽回不是挽留住ta在你身邊,也不是試圖喚起ta從前愛你的感受,回到過去,要知道那樣喚起的可能不只是美好回憶,還有可能引發ta這樣的思考:“過去那麼好,現在就不行了,這樣看來分手就對了。”複合應該是當你們對彼此的認知程序,也就是親密關係的構建過程出現斷層時,消解負面情緒,消化核心矛盾,透過對彼此的進一步認知,從而到達更好的情感狀態。簡單說,複合就是讓ta愛上現在和未來的你。1)親密關係程序圖每一段親密關係的發展歷程都不一樣,但是你們一定都會有重要的節點推進關係。這些重要的節點可能讓你們更加了解,更相愛了,也有可能是產生了矛盾吵架了生疏了。面對分手,我們最應該做的第一步就是直面它,接受它,然後認真回憶這些關鍵節點,繪製出屬於你們自己的親密關係流程圖。你還可以在關鍵節點畫出假設的可能,即你當時如果選擇了另一種做法,可能帶來的結果,會產生怎樣的走向。這樣的思維方式有助於你迅速找到分手的核心原因。這是之前我的一個朋友和她男朋友分手之後畫的,只是一部分,能看出很直觀也很細緻。她很快發現了,她的過度體貼和關愛,對方承受不住這樣的滿負荷。因為自以為是的愛,會讓對方產生一種無力等價付出的超負荷感,最終由於不堪重負,不知道怎麼愛她才好了,導致了分手。2)自省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你會發現,愛,很簡單,怎麼去愛,才是最難的。就像我這個朋友,她透過總結,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有時候人不透過這樣的教訓,是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裡的。就比如常見的“作鬧”問題,很多人在分手前不知道自己作起來這麼招人厭煩,也許對方一次次地包容一次次地溝通都沒有效果,一顆心早就冷掉了,怎麼道歉都沒用。由於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原生家庭、童年經歷、過去的一些遭遇,這些大多數都會在親密關係中被激發出來,觸碰到了潛意識中的點。這些點,這些坎必須由你自己找出來,不然永遠過不去,和好了也還是會分手。比如,我之前是一個戀愛腦,剛認識時妙語連珠,喜歡上了張口結舌,一陷入戀愛就失去自我,每天計算著他是不是愛我,患得患失,高興不起來,自怨自艾。時間久了,對方受不了這種程度的喜歡,就提了分手。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了和他玩遊戲,我甚至可以請假不去上班,來換多一點的相處時間。這些沒分手時,我是沒有意識到的。如果我不去總結不去改變,下一任男朋友,也還是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而分手。所以要想促成複合,想讓親密關係走向健康,即使不復合這段也要讓下一段關係平穩發展,一定要自省,正視自己在處理關係中的弱點,並嘗試著去改變,才可能成熟起來,收穫幸福。03)溝通、化解矛盾親密關係就是透過一次次敞開心扉、增進了解、化解矛盾,而走向最佳狀態的。即愛情三角理論中的愛情最高境界“親密”。所以我常說,一些因為父母反對,異地等客觀原因分手的,本質還是兩個人還不夠親密。
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親密關係中兩個人的矛盾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A:短期矛盾① 試探衝動分手這種情況最簡單,說穿了就是閒的,試探一下我說分手你什麼反應,看你有多愛我。複合建議:不管是誰說的,見了面說幾句好聽的就好了,但是切記次數太多,狼來了喊太多次就沒人理你了。② 作鬧分手焦慮型依戀者的外在表現形式,女生就表現為作鬧,敏感;男生則是控制慾強。最開始新鮮感在還好,如果長此以往,誰也沒辦法無條件包容。複合建議:透過自省和深度溝通,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就透過切實徹底的改變來表示誠意,並和對方一起約定一些邊界和相處條約,越詳細越好。如果你是作鬧的一方,就趁分手這段時間學會愛自己,然後才能擁有健康的關係。③ 丟失自我就如同前面說到我自己的問題,有些人剛認識的時候,各種閃光點,很吸引人,又獨立又瀟灑,可是一陷入愛情就患得患失顯得很卑微。要知道我們是作為獨立的個體,才能談到相互吸引的,如果你都丟掉了你自己,ta去哪裡找你呢?複合建議:這種情況分手倒是好事,給ta一個冷卻負面情緒的時間,也給你找回自己的機會,當你學會了獨立自強的時候,才能獲得與對方共同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