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草家公子炫富”:那些喜歡炫富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近日,一年輕男子在影片中自稱家裡是做菸草的,每月刷父親卡零花錢20萬元,引發關注。
男子自稱“家裡做菸草,每月零花錢20萬”,家裡還有七八套房,而他穿的一件T恤價值就高達6400元。有人透露,男子的父親是廣東省梅州菸草專賣局的。
對此,梅州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關注到網上的影片後,他們進行了進一步瞭解,目前梅州市菸草專賣局和廣東菸草梅州市有限公司總共1000多名員工,經過初步排查,都說不認識影片中的男子。
另外,他們還注意到,釋出影片的網路賬號屬於上海鑽石婚姻介紹所。
上海鑽石婚姻介紹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釋出的這段影片是市場部街拍的,隨拍隨發,相關內容是男子自己說的,他們沒有核實男子所說內容的真實性,該工作人員說,後來男子又聯絡了市場部,要求將影片刪除,因此影片已被下架。
目前,相關部門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目前,網際網路上炫富的影片比比皆是,甚至形成了風潮。那麼,炫富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1、喜歡炫富,是一種自卑心理
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就越喜歡炫耀什麼,這是真理。
生活中這種現象很常見,正因為他缺少這些東西,才更想要炫耀。
炫耀的目的,是不希望別人看到他內心的“匱乏”,由此來獲得別人的“認同”。
2、喜歡炫富,是運用誘餌效應達到目的
雖然大多數人都批評炫富行為,但毋庸諱言,炫富在中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社交行為。
人與人的交往,特別是普通人的一面之見,比如在飯局上,在年輕人的聚會中,不會去詳細地瞭解一個人。
不管從成本還是可能性來說,都無法做到這一點。人與人的交往就靠直覺性的“氣味”。
在那個社交場閤中,一個人的舉止、言談散發出來的那些與富、權相關的資訊,就是一個人的氣味。
透過炫耀這種關係,在特定的圈子中來打造自己的社交形象,打造自己富人的氣味,錢權的氣味。以此獲取結交、青睞、利益等各種好處。
3、喜歡炫富,是滿足低層次的心理需求
1943年馬斯洛指出,人們需要動力實現某些需要,有些需求優先於其他需求。例如: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生活好的一面發在網上。甚至在一些基於陌生人交往的平臺上,那些羨慕的目光只是來自於陌生人,但釋出者也能得到滿足。
這種“自我滿足”當然是低層次的,缺乏高層級的精神內涵。但客觀地說,這就是人性。
總的來說,這件事還有待核實,無論男子的言行是真實還是虛構,我們都應該對過度消費和不合理的消費方式進行反思,倡導理性消費和節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