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的誇獎孩子,只會有反作用!
你看過那種場面沒?
孩子剛會走路,搖搖晃晃地走了幾步,家裡立馬變成了歡樂海洋,爸爸媽媽奶奶爺爺一個勁兒地誇:“哇,我們家寶寶真棒!”別說,這畫面挺溫馨的。
但慢著,等孩子再大點,什麼都是“你真棒”,這事兒就值得掰扯掰扯了。
你看,現在的家長啊,對孩子可真是夠疼的,一點點小成就都要贊上天,生怕孩子受半點委屈。
可你想過沒,這種沒完沒了的“你真棒”,真的對孩子好嗎?
首先,得說說過度讚美的副作用。
一味地誇孩子“真棒”,可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對,慢慢地就可能變得自大起來,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結果呢?一旦碰壁了,那叫一個脆弱啊,一點挫折都承受不了。
再說,這種讚美還可能讓孩子慢慢失去了努力的動力。
想想看,如果我啥都不做就能得到讚美,那我還費那勁兒幹嘛?
這不,就有了那些事事等著大人來解決,自己一點也不想動腦筋的“小皇帝”
“小公主”。
那問題來了,咱們該怎麼誇孩子才對呢?
第一招,就是得具體化讚美。
比如孩子做了個小手工,你就誇誇他的色彩搭配得好,或者是剪刀用得挺利索。
這樣孩子不僅知道自己哪兒做得好,還能明白,原來努力是可以被看見的。
第二招,就是在讚美的同時給予建設性的建議。
比如孩子考試進步了,你可以說:“這次數學提高了不少,真不錯!下次我們一起再鑽研一下閱讀理解的部分,我相信你會做得更好。”
這樣既肯定了孩子的努力,又指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最後一招,那就是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這個獎勵不一定是物質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援。
比如,可以多花點時間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或者是一起制定一個小目標,達成後一起慶祝。
說到底,咱們誇孩子,目的不是為了讓他們沾沾自喜,而是讓他們明白,努力是有回報的,每一點進步都值得被肯定。
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成長的路上難免會有挫折,但只要我們勇敢面對,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這個時代,咱們家長的教育方式也得與時俱進。
不是說不能誇孩子了,而是要學會更科學、更合理的讚美方式。
畢竟,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出既自信又謙遜,既勇敢又堅韌的下一代。
這個任務,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關鍵看咱們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