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家鄉,從王一博、易烊千璽等明星家鄉看十年變化有多大
近日,明星家鄉變化有多大微博話題被熱議,閱讀量達到9230萬,討論也達到了2.4萬,幾位明星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縮影。
王俊凱的家鄉重慶,截至2021年2月,191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190.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2303元。憑藉8D魔幻之城的稱號成為最火爆的旅遊城市之一。
王一博的家鄉河南洛陽,截至2020年底,全市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728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49.9萬貧困人口奔向小康,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河南洛山鄉搖身一變成為人間花都。
劉雨昕的家鄉貴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讓曾經的貴州交通阻塞,經濟發展不暢。貴州大手筆投入400多億元實現農村“組組通”公路,打通了農村交通“最後一公里”。如今貴州作為中國西南腹地,萬峰相連,秀麗多彩的山區風景迎接著全國各地的遊客。
除此之外,還有易烊千璽的家鄉湖南懷化、李宇春的家鄉四川成都、丁真的家鄉四川理塘......幾年時間裡,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不可否認的是,易洋千璽、王一博等、劉雨昕、張小斐等明星們極大地提高了家鄉的知名度,有的還親自投身到家鄉建設當中。與此同時,這更離不開政府推出的扶貧幫扶政策和企業利用自身能力投入的相應資源。
京東就是利用電商助力脫貧攻堅的代表性企業。五年裡,京東用數智化社會供鏈為鄉村鋪就了一條“奔富”路,幫助了全國貧困地區上線商品超300萬種,實現扶貧銷售額超1000億元,直接帶動超10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截至目前京東平臺實現農產品交易額超5800億元,打造了農產品上行的主渠道。
為農產品插上“翅膀”,實現銷售到品牌打造
一顆紅棗、一個橙子、一袋大米……每份扶貧農副產品背後,都是寄託著當地百姓致富的夢想。這些年電商的到來,成為他們脫貧致富的生力軍,也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推手。
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普遍受限於“小”、“散”、“非標”等問題,規模化不夠,市場競爭力不足,難以獲得品牌溢價。2015年電商扶貧的號角吹響,“農產品上行”讓每天都在為銷售而發愁的農民看到了希望。
2020年7月,京喜與甘肅民勤簽約建設哈密瓜產業合作示範基地,幫助當地農戶銷售上萬噸哈密瓜。
2020年12月,京東生鮮助力湖南懷化冰糖橙累計銷量超8300噸,京東超市幫助四川理塘銷售農產品達到110餘種,線上銷售額達6000餘萬元......
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的蒼溪縣盛產紅心獼猴桃,為了將獼猴桃暢通無阻地送達消費者手中,京東打造了“紅心獼猴桃節”,36秒售出超5000件獼猴桃,獼猴桃也成為了當地的一張名片,成長為知名農產品品牌。
“生態農業健康餐桌”農產品品牌的自創之路
“以前我根本弄不清貸款、金融、電商這些詞的意思。但現在我成了這些詞的受益者,還經常網購呢!”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王賢蘭村59歲的村民王愛華一邊笑著說,一邊把剛割下的新鮮苜蓿投餵給柴弟吃。
2016年3月,武邑縣政府與京東簽訂扶貧協議,建設“跑步弟樂園”,讓貧困戶透過免息貸款零成本認領生態柴弟,統一散養,每隻弟佩戴計步腳環,跑夠100萬步再由京東回購併線上銷售,收益由貧困戶分紅,走出了一條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現代化的散養+銷售之路。如今,武邑縣成為河北最早脫貧摘帽的貧困縣之一。
實際上,京東生鮮早在2016年就以產業助農為方向,打造了跑步弟、游水鴨、飛翔鴿、游水魚、跑山豬等多個自有扶貧品牌矩陣。“產業+科技”的組合拳,穩固的資源和渠道,構成京東扶貧助農可持續性的差異化優勢,助力廣大農村地區打造產業帶,升級農產品競爭力,實現向鄉村振興的大步邁進,如今這些農產品透過網路銷售走向了更多人的餐桌。
“城歸”青年逆襲記
鄉村的發展離不開青年人。透過創業就業助農等方式吸引青年,是推動農村人口“城歸”的最好辦法。2016年,京東在江西推動招工扶貧,當地殘聯推薦70餘位殘疾人加入京東,陳水生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在京東客戶服務中心宿遷分中心陽光天使部工作近五年,多次獲得績效之星、客服標兵等榮譽。
從月入50元到年營收500萬,來自西安盛禾佳農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的李志坤就是眾多“城歸”逆襲的青年之一,作為京喜農禮季拼購旗艦店的負責人,他的生意吸引了一批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返鄉加入,和他同齡的方圓就是其中之一,從流水線工人到客服售後,身份的轉變不僅幫他帶來了額外的收入,還促進了家鄉的脫貧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一線員工中超過80%來自農村,透過提供穩定的收入、五險一金等福利,為20餘萬農村家庭和超過100萬農村人口帶來收入保障,真正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國家相關部門預計,到2025年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將達到1500萬人以上,帶動6000萬人就業。繼“海歸”潮後,“城歸”潮也已到來,鄉村振興指日可待。
“中國速度”讓鄉村“活起來”、“火起來”
連排的小洋房、平坦的柏油馬路、熱鬧的公園、整潔的購物街、衛生醫院公共場所......伴隨著農副業經濟收入提升和人口迴歸,不少鄉村早已擺脫了貧困面貌走上了規範化現代化的發展道路。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的推進,“中國速度”早已來到中國鄉村。美味的山東櫻桃、新疆的哈密瓜、海南的芒果.....正以更短的時間來到每一位消費者手中,這在十年前根本無法想象。
2019年,京東物流推出“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升級計劃,推動24小時達成為縣鎮級消費者可享的普惠式物流服務。在促進廣大下沉市場的物流時效提升的同時,還充分挖掘消費潛力,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消弭物流服務差距,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京東物流已經發力佈局嶺南荔枝、潛江小龍蝦、蘭溪楊梅等特色農產品,透過供應鏈、快遞、冷鏈等業務的滲透,確保消費者喜歡的農產品第一時間送到餐桌上。
與此同時,京東在產地就近建設的協同倉,能夠就近對農特產品進行預冷、分級揀選、初級加工、包裝、儲存等處理,大大縮短了產品的集貨時間,從源頭確保最先一公里的冷鏈切入。
明星家鄉的十年也是每一箇中國鄉村十年的縮影。2020年10月,京東釋出“三年帶動農村一萬億產值成長”的目標。未來,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將以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為基礎,發揮自身供應鏈、物流、金融、技術、服務等五大核心能力,從智慧農業、新基建打造、產業帶幫扶、供應鏈賦能、金融支援、生態體系等方面入手,打通農村全產業鏈條,推動鄉村振興。